鄧瑞春1,周勇2,張文生1,徐建國3,尚靖3,王旭丹2,于魯海3
1 、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資源藥物與中藥資源研究所,北京 100875;
2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北京 100875;
3 、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 · 臨床藥學研究所,鳥魯木齊 830001
人類白癜風是一種頑固性皮膚病,病因尚不清楚,發病機制至少涉及4種學說,即自身免疫、 神經體液因素、自身細胞毒和接觸外源性物質等。近年來普遍認為自身免疫學說是白癜風的主要發生機制。驅蟲斑鳩菊( V e r n o n i a a n t h e l mi n t i c a w i l l d,V W)注射液自新疆特有菊科植物驅蟲斑鳩菊的種子中提取,主要成分黃酮含量為
本文進行一系列實驗探討VW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淋 巴細胞轉化試驗測定小鼠脾T、B細胞增殖活性;脾細胞介導羊紅細胞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測定B細胞生成抗體活性,流式細胞法測定B細胞上 CD19表達活性;遲發型超敏反應(DTH)試驗測定T細胞活性、【3H】- Td R摻入法測定T細胞分泌 IL-2活性等。然后用酶學方法研究VW對小鼠體內酪氨酸酶的作用。用半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檢測酪氨酸酶基因表達活性。結果表明,VW可以明顯抑制小鼠體內T、B細胞的增殖反應( P<0.01) ;對綿羊紅細胞 (SRBC) 誘導的正常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活性、 CD19 B細胞亞類表達、小鼠DTH反應和T細胞分泌IL-2活性也具 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這些抑制作用與藥物濃度有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VW 還可以提高小鼠血清酪氨酸酶活性,增強酪氨酸酶基因的表達。以上結果說明,VW可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可以從轉錄水平增強酪氨酸酶活性,進而促進黑素合成。
國外已將Smyth line (SL) 雞作為研究白癜風的動物模型,也是很好的人類自身免疫性白癜風的動物模型,但目前該動物模型尚未引入我國。因此我們采用了正常動物BAI.B/c小鼠作為研究對象,初步探討VW對免疫功能以及黑素合成的影響。
近年研究發現,白癜風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出現異常,與正常人相比較,白癜風患者血清器官特異性抗體(包括抗黑素細胞的抗體)的陽性率明顯增高,外周血T細胞及其亞群也有異常改變,提示白癜風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
我們曾發現,VW在0.025
本實驗中,我們進一步觀察了VW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VW3種劑量組(編者注:低劑量組 87.5mg/kg,為臨床用量的5倍;中劑量組175mg/kg,為臨床用量的10倍;高劑量組350mg/kg,為臨床用量的20倍;正常對照組注射等劑量生理鹽水。)均可明顯抑制正常小鼠脾臟T、B細胞的增殖,使B細胞上CD19表達量降低;DTH受到抑制,小鼠脾T細胞分泌IL-2的活性下降。
黑素為吲哚和醌與蛋白質結合的高分子聚合物。黑素的合成必須具備以下3種基本物質:酪氨酸(制造黑素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質代謝的產物)、酪氨酸酶(酪氨酸轉變為黑素的催化劑,為銅及蛋白質的復合物,在黑素細胞的粗面內質網中合成)、 氧 (酪氨酸必須與氧結合才能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轉變為黑素) 。其中,酪氨酸酶在黑素合成過程中起關鍵性的限速酶作用。徐建國等報道,V W在體外可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本研究也證明V W 3個劑量組均可明顯促進小鼠血清酪氨酸酶活性,并且證明這種作用可在轉錄水平發生,從而加速黑素的合成。
以上結果提示,V W對白癜風的治療作用,可能通過2方面發揮作用:一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機體對自身組織(如黑素細胞) 的免疫應答,從而減少自身黑素細胞的破壞;二是可促進酪氨酸酶的合成和降低其分解,促進酪氨酸的氧化,進而促進黑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