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丸的主要成分有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玄參、生地黃、黃連、丹參、蜈蚣等16味。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瘀、增加細胞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藥力,降低循環免疫復合物。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病,皮肌炎、脂摸炎,白塞氏病,結締組織病。狼瘡丸最大的特點是避免了紅斑狼瘡患者在治療中使用免疫抑制劑及激素類藥物對病人機體多方面的損害。在逐漸減少激素用量或不用激素的情況下,狼瘡丸能有效的消除病癥,開創了標本兼治的新途徑,并能很好地恢復由于紅斑狼瘡及所使用藥物導致的機體組織臟腑損害,消除尿蛋白,使各項指標逐漸轉陰,恢復正常。
狼瘡丸處方:金銀花53.6g,連翹53.6g,蒲公英53.6g,黃連13.4g,地黃53.6g,黃(酒炒)20.1g,甘草13.4g,蜈蚣(去頭尾足)2.42g,赤勺26.8g,當歸13.4g,丹參13.4g,玄參53.6g,桃仁(炒)26.8g,紅花20.1g,蟬蛻53.6g,浙貝母26.8g。
2005版《中國藥典》新增HPLC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28:7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65nm;柱溫35℃。理論板按鹽酸小檗堿峰計應不低于3000。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狼瘡丸,研細,取約0.5g,精密稱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勻,取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鹽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鹽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吳濤用HPLC法測定狼瘡丸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儀器為PE-200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柱為Diamomsil C18(5μ,4.6×250mm)分析柱。流動相為乙腈和0.05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27:18),流速為1.0ml/min,柱溫35℃,檢測波長為265nm。樣品處理方法同藥典。結果鹽酸小檗堿在22.88~205.92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0.6%,RSD=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