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綜合癥,是發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質和黑質紋狀體通路變性疾病.美國APDA稱年齡小于40歲便開始患病者為年輕的
帕金森病患者.原發性震顫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那么,帕金森病的治療是怎么樣的,能夠給帕金森病人帶來康復的希望嗎?
早期:已經出現帕金森病癥狀,但時間比較短,癥狀比較輕,一般不影響生活、社交和工作,分級在1.0~1.5級者.由于帕金森病的自然病程漫長,因此,建議早期首選中醫中藥治療,大量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證明了中藥在帕金森病的神經保護方面的顯著效果,中藥又很少產生耐藥性.
中期:帕金森病的癥狀和體征逐漸加重,已經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進入需要治療階段,分級在2~3級者.這時的患者將要面臨三大威脅:失業、喪失處理家庭、經濟和社會事物能力,喪失處理日常生活能力.中藥已難以滿足患者治療的需求,此時選用西藥雖然具有針對性強、起效快等優勢,但這些藥物的毒副作用、耐藥性將帶來的隱患是不可避免的.部分研究結果表明,中藥對減少西藥比如美多巴用量是可能的,同時中藥對抗帕金森病的西藥有減毒增效作用.所以,此階段治療主張是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可以起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的作用.
晚期:帕金森病的臨床癥狀已經很嚴重,分級在4~5級者.此時患者的臨床癥狀亦愈來愈重,殘疾、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嚴重地折磨著帕金森病患者的肉體和心靈.這時,除了外科手術以外,帕金森病的晚期治療應該是多途徑綜合治療.
外科治療:主要有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細胞刀)與電刺激手術兩種方式,原理都是為了抑制腦細胞的異常活動,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前者是在異常活躍的神經核團上制造一個直徑約3毫米的毀損灶,后者則是埋植刺激器通過高頻電刺激達到類似毀損的效果.從外科手術操作技術上講兩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均是將電極放在特定的腦內核團靶點上,之后進行刺激或毀損.神經核團細胞毀損手術最大的缺點是易復發,是不可逆治療,而電刺激手術為可逆的、可調式治療方式.帕金森的外科治療我國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在1997年由第四軍醫大學高國棟教授創立的邊界定位法,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這一方法直接提高了手術的準確度,降低了并發癥,使外科治療真正成為中晚期帕金森患者選擇.
帕金森的癥狀并不可怕,積極地參加康復鍛煉,是帕金森病的治療的一個前提,各種康復訓練對于帕金森病的治療來說非常重要。而治療帕金森我們還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正視自己的疾病,積極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