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黃斑變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發達國家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現也成為我國老年人4種主要致盲性疾病之一。AMD的確切發病原因目前尚未確定,很可能是多種因素交叉反應的結果,如:遺傳、光照、社會因素、營養因素、毒物損害、免疫反應和吸煙等。葉黃素(樂盯的主要成分)作為一種高能量藍光濾過器和抗氧化劑,可能起到保護黃斑區和視網膜免受光損傷的作用。
葉黃素及其功效
葉黃素是維生素A的前身,在自然界中只存在1種異構體,即玉米黃素。葉黃素廣泛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和花卉中,尤其在獼猴桃、黃玉米和蛋黃中含量較多,在一些魚類及人體血漿和奶汁中也有分布。
視網膜黃斑區主要有兩種類胡蘿卜素:葉黃素及其同分異構體玉米黃質。現認為葉黃素族可通過改善像差作用提高視力,保護中央視網膜。這可能基于以下兩種作用:(1)作為高能量藍光濾過器,葉黃素主要累積在由許多光感受器神經軸突組成的Henle纖維細胞層中,其中神經軸突覆蓋在光感受器上。(2)作為抗氧化劑,啐滅和清除光誘導產生的組織氧張力。
什么是黃斑變性
AMD是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和神經視網膜退行性變造成的一種不可逆性視力下降或喪失的疾病,多發生于50歲以上人群,雙眼可先后或同時發病,呈進行性視力損害,是一種嚴重威脅老年人視功能的眼底病變,也是老年人視力減退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黃斑色素(macular pigment,MP)是AMD的一個指標,亦可作為全眼健康的生物指葉黃素與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防治標。而MP的形成來源于食物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是一種在眼睛中起關鍵作用的視覺組織,其光敏細胞發生分解,則是引起AMD的一個因素。
葉黃素對AMD的預防作用
AMD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AMD發病部分與營養有關,葉黃素對AMD的預防作用已經逐漸受到重視。有專家發現,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飲食可能抑制年齡≤75歲婦女的中間型AMD的發展。也有專家評價了血液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與AMD的關系。據相關結果顯示,補充葉黃素和/或玉米黃素受試者(15.6%)血清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水平比未補充者平均高約2倍(1.5倍)。血清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含量與AMD患病率無關。但由于很多受試者已補充了葉黃素和/或玉米黃素,因此該研究結果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總之,雖然葉黃素對黃斑變性的預防機制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但多項試驗結果證實每天服用約6mg葉黃素可預防黃斑變性的發生,尤其是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