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發(fā)生之前,通常無特殊臨床表現(xiàn)。該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率處于上升趨勢,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骨質疏松可以多攝取富含鈣質(強化骨骼)及維他命D(促進鈣質的吸收)的食物,如:花椰菜、栗子、蛤、深綠色蔬菜、燕麥、芝麻籽、蝦、含骨沙丁魚、黃豆、豆腐及小麥胚芽等。
骨質疏松的飲食:
1、 保證充足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骨基質的原料,可增加鈣的吸收和儲存,對防止和延緩骨質疏松十分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頭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類的白蛋白,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應保證充足的蛋白質與維生素C。
2、 補充鈣質:
膳食中應補充充足的鈣,正常成年人每日達800毫克,老年人應達1000毫克。除飲食補充外,可適當合理地補充鈣劑。
3、注意烹調方法:
烹調方法也相當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鈣的吸收。如果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濾去水再烹調,可減少部分草酸。谷類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游離鈣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環(huán)境下活性最高,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將大米加適量的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發(fā)酵劑發(fā)酵并延長發(fā)酵時間,均可使植酸鹽水解,使游離鈣增加。
4、限制飲酒
過量飲酒可影響鈣的吸收,所以應限量適度飲酒。
現(xiàn)有藥物大多對骨吸收有抑制作用,而對骨質形成作用較弱,能促使骨質形成的氟化物等也未見能防治骨折的發(fā)生,因此,目前藥物在預防和穩(wěn)定上的作用,比骨質恢復上的作用要大,而且,骨質疏松不僅僅局限于老年患者,年輕人也可受累,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防治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