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萊奧卡西平是卡馬西平的10-酮類衍化物,是一種新型抗癲藥,文獻報告其具有較好的抗癲作用及安全性,對多種發作及難治性癲具有良好的效果。為了讓廣大患者更清楚了解曲萊奧卡西平治療癲的療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百濟藥師對曲萊添加用藥和單藥治療癲癇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的文獻進行整理、。
共294例參與分析,其中單藥治療組174例,添加治療組120例。單治組:成人曲萊起始劑量為300mg/d,分早晚兩次,首次從小劑量開始,如發作控制,則保持原劑量,無效或效果欠佳者每周增加曲萊150mg, 直至癥狀控制或出現不良反應為止,最大未超過1500g;兒童按5~10mg/(kg·d),分2次服用曲萊,可以每隔1周增加每天的劑量,增加劑量每周不超過10mg/(kg·d),最大總劑量不超過35mg/(kg·d);(2)加治組:其原用AEDs不變,添加曲萊奧卡西平治療,加量方法同單治組。
患者中男158例,女136例,年齡6~56 歲,平均(23. 8±4. 1)歲,病程為1個月~37年。其中部分性發作249例,包括單純部分性發作(SPS)52 例、復雜部分性發作(CPS )93 例、部分性發作繼發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SGTCS)104 例;強直陣攣性發作(GTCS)45例。
照中華醫學會第1屆全國癲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四級療效判定標準:(1)控制:無發作;(2)顯效:發作頻率減少75%~99%;(3)有效:發作頻率減少50%~74%;(4)無效:發作頻率減少<50%。每4周觀察1次病情,并對發作頻率、不良反應、體質量、飲食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曲萊奧卡西平治療癲癇療效
療效評定期為24周,對完成24周以上的294患者例進行臨床分析,曲萊奧卡西平對各種類型的癲發作治療總控制率為39.8% ,總有效率為86.05% ,其中單藥治療組控制率45.98% ,總有效率為89.08% ,添加治療組控制率為30.83% ,總有效率為81.67%。2組的總控制率(χ2=6.79,P<0.01) 及總有效率(χ2=4.10,P<0.05)有顯著性差異。
曲萊奧卡西平不良反應
曲萊奧卡西平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為困倦、頭昏、無力、惡心、頭痛以及嗜睡、皮疹、納差,單治組發生不良反應27例,發生率為15.52% ,添加組不良反應32例,發生率為26.67%,2組比較,添加治療組出現的反應相對多于單藥治療組。2組出現皮疹3例,單治組1例,添加組2例,主要出現在面部、雙臂,暫停加量1周后皮疹消退,以后繼續加量未再出現皮疹。
曲萊奧卡西平治療癲癇的機制
。1)阻滯電壓敏感性Na+通道;(2)抑制谷氨酸能興奮性突觸后電位(主要是突觸前機制),減低谷氨酸釋放;(3)作用于K+通道的機制,增高K+傳導;(4)調節電壓激活的Ca2+通道,降低高電壓活化的鈣流,從而降低谷氨酸能的傳導。曲萊奧卡西平無肝酶誘導作用,生物利用度高(96%),蛋白結合率低(40%),療效高,不良反應少,尤其是皮疹少,無論是療效還是耐受性均超過卡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