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充盈期無論是自主或誘發(如體位改變、咳嗽、行走等引起)產生的逼尿肌不自主收縮而致的組尿頻、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綜合征,稱之OAB。隨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日益增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的普遍開展,TURP術后出現膀胱過度活動癥(OAB)的患者亦不斷增加。托特羅定(寧通片)是一選擇性毒蕈堿受體拮抗劑,目前已廣泛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膀胱過度活動癥。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后患者因術前存在不穩定膀胱,或因手術刺激、氣囊壓迫、術后沖洗,常可導致術后早期頻繁不自主膀胱收縮,出現膀胱過度活動癥。本資料主要觀察托特羅定(寧通片)對TUP術后早期膀胱過度活動癥癥狀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8月行TURP術后出現OAB患者共56例,年齡55~84歲,平均64歲;病程1~7年,平均2年。
1.2 診斷標準 TURP術后OAB診斷標準(有如下1項或以復合形式出現均可):(1)曾行TURP手術;(2)尿液:24 h排尿>8次,夜尿>2次,每次尿量<200 ml,有尿不盡感;(3)尿意:急迫排尿感;(4)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排尿在未到達廁所而發生尿失禁,所有患者均行尿常規、肝腎功能、B超、尿流動力學等檢查,排除其他可引起膀胱充盈期癥狀的病變。
1.3 方法 將符合要求的56例患者,按就診順序根據隨機排列,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及對照組各28例。所有患者在充分術前準備后,于持續硬膜外麻醉下施行TUP術,術后保留尿管3~5天。試驗組:TUP術當日起口服托特羅定,2次/d,每次2 mg,至拔除尿管后3天。對照組:未給予托特羅定(寧通片)治療。同時兩組觀察期間均不使用干擾膀胱逼尿肌收縮的藥物,如鹽酸坦索羅辛、非那雄胺及其他毒蕈堿受體拮抗劑。
1.4 觀察項目 觀察并記錄術后24 h、24~48 h、48~72 h膀胱痙攣次數、24 h內總的膀胱痙攣持續時間、術后膀胱持續沖洗引流液轉清時間、術后拔除尿管時間;拔除尿管后3天內平均每日排尿次數、平均每次排尿量;拔尿管后3天內急迫性尿失禁次數、平均每日排尿總量。本研究中膀胱痙攣定義為患者頻發尿意,陣發性恥骨上區或尿道疼痛,持續膀胱沖洗引流液突然血色加深,膀胱內液體向沖洗管返流或者引流液從尿管周圍噴出,發生上述情況時,應排除尿管阻塞因素存在。
TUP術后膀胱痙攣和術后早期排尿、尿頻、尿急等膀胱過度活動癥狀是術后常見并發癥。術后早期拔管前膀胱痙攣的頻繁發作常使患者非常痛苦,嚴重時導致失血增多,膀胱內血凝塊形成,膀胱沖洗液引流不暢致堵塞而需手術處理,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增加治療和護理的困難。國內對膀胱痙攣的治療方法眾多,常見的有自控硬膜外鎮痛,硬膜外腔注射嗎啡,如使用藥物黃酮哌酯、維拉帕米、尼莫地平、塞來昔布等,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未得到廣泛應用。
托特羅定(寧通片)是一種競爭性毒蕈堿受體(M受體)拮抗劑,選擇性作用于膀胱M受體,對膀胱的親和性和抑制作用遠強于唾液腺。托特羅定(寧通片)治療不穩定膀胱的文獻報道主要針對非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對TUP術后不穩定膀胱報道較少。臨床應用托特羅定(寧通片)治療TUP術后膀胱痙攣和不穩定膀胱癥狀。結果提示托特羅定在預防和治療TUP術后膀胱痙攣方面療效確切,能明顯減輕膀胱痙攣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對TUP術后早期尿頻和急迫性尿失禁也有明顯預防和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