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天方藥業反擊美國專利陷阱初戰告捷——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默克公司專利無效。
“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的激烈競爭,中國本土企業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反擊國外專利陷阱!”4月21日,國內著名的醫藥企業河南省天方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崔曉峰對記者說。
前不久,天方藥業經過兩年多艱苦的專利訴訟,終于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針對天方藥業訴美國默克公司“非那雄胺”片劑專利無效的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下達了審查決定書,宣告默克公司該專利權無效。
近年,我國企業受國外專利阻擊的例子不勝枚舉,但因訴訟難度大,企業主動反擊并將國外專利宣告無效的例子并不多見,天方藥業此舉在全省尚屬首例。
美國默克公司是美國第三大制藥公司,在美國乃至世界醫藥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天方藥業是以新藥開發、化學原料藥、中藥及成品制劑生產、銷售為主的大型醫藥工業企業,是國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共同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天方藥業每年都投資數千萬元用于新產品研發。2000年,該公司開始自主研究開發新藥“非那雄胺”片劑,經過4年的自主研發,2004年終于成功獲得了生產批號。據市場預測,該新藥品上市后每年可為企業創利潤幾千萬元。就在企業準備安排生產、加緊產品上市時,意外得知美國默克公司早在1996年就已在我國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此藥的專利授權,遭遇到了美國默克公司的專利陷阱。天方藥業了解到,美國默克公司雖然已獲得了對此藥的專利授權,但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一直沒有此藥品上市。面對美國默克公司的專利阻擊,他們聘請律師團于2004年6月18日以美國默克公司的專利喪失創造性、新穎性(申請專利前發表過論文)等為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宣告默克公司專利無效的請求。由于此案錯綜復雜,直到2006年2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才對此案進行了審理。為了維護專利權,美國默克公司也聘請了強大的辯護團進行抗訴。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對此案相當慎重,在長達24頁的審查決定書中對雙方的證據及反證材料進行了審查,2007年2月27日下達了審查決定書,宣告默克公司的專利權無效,支持天方藥業的請求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