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鼻咽癌細胞系中發現并確定一類特殊的干細胞樣細胞亞群的特征,他們認為這些細胞可能是導致鼻咽癌放療后復發及治療耐受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發表在國際權威腫瘤學雜志《Cancer Research》(2011年IF為7.856)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南方醫科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姚開泰。他是我國鼻咽癌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分子腫瘤病理學研究,在腫瘤(尤其鼻咽癌)的流行病學、病因學、實驗病理學、分子生物學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粘膜的惡性腫瘤。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78.08%。占上呼吸道癌腫的92.99%。其具有原發部位隱蔽,不易被早期發現,病理分化差,惡性程度高,易呈浸潤性生長及早期轉移的特點。我國是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而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都是高發區,發病率比其他大部分國家、地區高100倍以上,因此鼻咽癌有廣東癌之稱。當前鼻咽癌的治療以放療為主,但療效上不理想,約55%的鼻咽癌在放療后5年會出現復發轉移。
癌癥干細胞(CSC)是一類具有永生或無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它們的數目相對恒定,有強的遷徙、浸潤和轉移能力;具有多分化潛能,能分化為不同表型的腫瘤細胞;在發育期間能夠通過對稱性分裂以擴增數量,或者通過非對稱性分裂進行自我更新和產生更多不同分化類型的祖細胞;這些細胞具有治療抵抗特性,能夠耐受傳統的細胞毒化療和放射治療。許多學者認為,腫瘤復發、轉移以及對治療的耐受等均與癌癥干細胞相關。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標記保留(label retention)技術在鼻咽癌細胞系中發現了一種干細胞樣細胞亞群PKH26+。(PKH26+)細胞是一些能夠聚集生成克隆,形成細胞球的側群細胞(side-population cell),對放療耐受。利用基因組方法,研究人員證實原癌基因c-Myc (MYC)通過直接結合Chk1 (CHEK1)和Chk2 (CHEK2)啟動子,轉錄激活Chk1和Chk2細胞周期檢測點激酶,從而調控了放療耐受。在PKH26+亞細胞群中過表達c-Myc,可導致Chk1和Chk2表達增高,隨后激活DNA損傷檢測點反應,導致抗輻射性。而Chk1和Chk2表達喪失則可以逆轉體內外PKH26+細胞的抗輻射性。
這項研究闡明了c-Myc-Chk1/Chk2軸在調控DNA損傷檢測點反應中的作用,以及PKH26+亞細胞群的干細胞特征。此外,這些數據提供了一條通過抑制c-Myc-Chk1/Chk2信號通路來逆轉抗輻射性的潛在治療策略。
鼻咽癌的治療藥物有什么?鼻咽癌的治療藥物可以選擇:參芪十一味顆粒、復方環磷酰胺片、貞芪扶正顆粒等。
詳情請致電我們的客服垂詢:400-101-6868。如需購買參芪十一味顆粒、復方環磷酰胺片、貞芪扶正顆粒,可到臨近門店。西安分店地址為:西安市新城區朝陽門里路南第一幢樓下西起第一家商鋪。門店電話:029-85238986;029-85238862。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應該積極的發現鼻咽癌的出現,這是一種危害性比較大的疾病,如果患者患有這種疾病的話,會導致患者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對患者的身體打擊很大,大家應該盡早了解這種疾病的發展,有效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