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2005年筆者采用
甲氧沙林聯合
澳能治療46例
白癜風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90例均為門診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齡5—69歲,平均年齡26,病程1m一5yr,平均病程1yr。其中局限型27例,節段型15例,散發性25例,肢端型23例。其診斷符合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會色素性皮膚病學組制訂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無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補骨脂素禁忌癥,在治療前1m均未使用過任何治療白癜風的藥物。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46例)給予甲氧沙林0.5mg/kg口服,成人每次25mg,2 次/w,飯后和牛奶一起服用,皮損外用1%甲氧沙林溶液1次/d,服藥后2h和搽藥后0.5h日光照射患處15min,并早晚用澳能各1次,如出現疼痛性紅斑或起皰,則停搽1% 甲氧沙林溶液。對照組A(22例)只口服甲氧沙林和外和1% 甲氧沙林溶液;對照組B(22例)給予甲氧沙林口服和外用澳能治療,每半月復診1次,用藥3m后判斷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原皮損面積≥50%;好轉: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面積占皮損面積10% 一49% ;無效:白斑無色素再生。有效率=(痊愈數+顯效數)/治療數×100% 。
2 結果 治療結果見附表。經統計學卡方檢驗,治病組與對照組A之間χ =7.59,P <0.01,與對照組B之間χ =12.11,P <0.01,治療組與對照組A、B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而對照組A與B之間x =3.22,P>0.05,兩組差異無顯著性。
附表 治療組與對照組A、B治療白癜風的療效比較
組別 n 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
治療組 46 26 17 3 0 93.5
對照組A 22 8 7 5 2 68.2
對照組B 22 7 6 5 4 59.1 |
不良反應 治療組和對照組A病人皮損處均有不同程度紅斑、水皰、瘙癢、灼痛,而治療組紅斑水皰反應輕、消退快,對照組B有1例發生毛囊性丘疹,1例發生皮膚輕度萎縮,1例出現毛細血管擴張。
3 討論 白癜風是一種后天性的皮膚色素脫失病。8一MOP是光敏性化合物,目前研究表明8一MOP可能可增加患處皮膚黑刺激素受體表達,調節自身免疫性因素導致的黑素自毀,增加調節酪氨酸酶和酪氨酸酶相關蛋白1(TRP1)的P 基因表達或激活蛋白酶C(PKC),而間接刺激黑色素生成
[1],單獨外用常引起一些不良反應,病人痛苦,而我們聯合
鹵米松乳膏治療,可減輕8一MOP光敏性反應,并能促進毛囊及白斑邊緣區黑素細胞成熟、擴散。鹵米松可抑制引起黑色素細胞破壞的局部免疫反應而終止白癜風的發展,并促進黑素細胞的恢復
[2],還可直接作用于黑素細胞,刺激黑素合成而誘導皮膚恢復正常色。我們應用鹵米松與8一MOP聯合治療白癜風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少,見效快,耐受性好,在臨床工作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韓瑞玲,羅順德,何文.甲氧沙林脂質體對小鼠黑素瘤細胞黑素生成影響的研究[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10):594.
[2]Bystryn JC.Lmmune mechanisms in vitiligo[J].Clin Denmatol,1997,15(6):853—861.
[3]Kim DG,kim Hy,kim My.Lincomycin abrogates deramethasone—en—hamced
melanagenesis in B16 melanoma ceHs[J].Pingment Cell Res,1998,11(3):14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