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神經元疾病的臨床分類有哪些呢?目前醫學上對該病種有哪些分類呢?下文小編為您詳細解答其分類,分別為:運動神經元的分類一、下運動神經元病,運動神經元的分類二、上運動神經元病,運動神經元的分類三、上、下運動神經元病混合型,詳解請看下文。
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性慢性疾病,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神經受損產生病變,導致我們無法正常活動,目前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在醫學界也沒有統一的解釋,醫學專家只是總結出了運動神經元病的分類,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它的分類都有哪些。
一、下運動神經元病:30歲左右是發病的高峰期。通常情況下從手部小肌肉無力和肌肉逐漸萎縮開始發病,可蔓延到一側或者是雙側,或從一側開始以后再蔓延到對側。由于大小魚際肌萎縮而導致手掌平坦,骨間肌等萎縮而表現出爪狀手。肌萎縮向上擴延,逐漸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帶。肌束顫動常見,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廣泛存在,用手拍打,較易誘現。少數肌萎縮從下肢的脛前肌和腓骨肌或從頸部的伸肌開始,個別也可從上下肢的近端肌肉開始。顱神經損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出現舌肌萎縮,伴有顫動,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漸萎縮無力,以致病人構音不清,吞咽困難,咀嚼無力等。球麻痹可為首發癥狀或繼肢體萎縮之后出現。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縮,以致臥床不起,并因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如病變主要累及脊髓前角者,稱為進行性脊骨萎縮癥,又因其起病于成年,又稱成年型脊肌萎縮癥,以有別于嬰兒期或少年期發病的嬰兒型和少年型脊肌萎縮癥,后兩者多有家族遺傳因素,患有運動神經元病的臨床表現與病程也有所不同,此外不予詳述。
二、上運動神經元病:肢體無力、發緊、動作不靈等癥狀就是上運動神經元病的表現癥狀。癥狀首演從雙下肢開始,然后蔓延至雙上肢,尤其下肢比較嚴重。肢體力弱,肌張力增高,步履困難,呈痙攣性剪刀步態,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若病變累及雙側皮質腦干,則出現假性球麻痹癥狀,表現發音清、吞咽障礙,下頜反射亢進等。本癥臨床上較少見,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進展甚為緩慢。
三、上、下運動神經元病混合型:通常以手肌無力、萎縮為首發癥狀,一般從一側開始以后再波及對側,隨病程發展出現上、下運動神經元混合損害癥狀,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縮,以致抬頭不能,呼吸困難,臥床不起。本病多在40~60歲間發病,約5~10%有家族遺傳史,病程進展快慢不一。
如果您需要更詳細的了解運動神經元病,可登陸康德樂大藥房官方網站http://m.358cha.cn/ 或者撥打我們的健康熱線400-101-6868.康德樂大藥房力爭做最好的醫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