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常在早晨起床后出現手發僵、握拳困難的現象,活動后才能好轉,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晨僵。晨僵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個非常突出的臨床表現,晨僵持續時間應從病人清醒后開始活動時算起,到晨僵明顯減輕時為止。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出現晨僵的主要原因是在睡眠或運動減少時,水腫液蓄積在炎性組織使關節周圍組織腫脹;活動后,隨著肌肉的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吸收,晨僵便隨之緩解。因此,只要受累關節活動減少或維持同一體位較長時間,即使是白天,患者也可出現關節發僵。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動期均有晨僵的表現,持續時間和滑膜炎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也可出現晨僵,但極少像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那樣持續1小時以上。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就診時應說明有無晨僵,持續多長時間,這對醫生診斷病情是很有幫助的。隨著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的緩解,晨僵持續時間縮短,程度減輕,所以,晨僵是反映全身炎癥嚴重程度的一個良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