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雖經新生兒主被動聯合免疫使HBV母嬰傳播率大大降低,但仍有約10%的嬰兒免疫失敗而成為HBV攜帶者。有學者對“替比夫定對乙型肝炎病毒高載量孕婦母嬰傳播的阻斷效果及其安全性”進行了研究。
學者在妊娠32周對高病毒載量的孕婦予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明顯降低了新生兒HBV感染,但仍有一定的失敗率。本研究于妊娠中晚期行
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評價替比夫定對HBV母嬰阻斷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孕期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治療時機及療程,為進一步降低HBV母嬰傳播的方法提供依據。
替比夫定對乙型肝炎病毒高載量孕婦母嬰傳播的阻斷效果及其安全性:
目的:評價妊娠中晚期應用替比夫定阻斷HBeAg陽性且高病毒載量孕婦母嬰傳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選擇孕20~32周,HBeAg陽性、HBV DNA > 1.0×107拷貝/ml孕婦,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組和對照組,替比夫定組予替比夫定600 mg/d口服抗病毒治療直至產后4周或產后繼續服用,對照組患者不用抗病毒藥物,肝功能異常者使用復方甘草酸苷。兩組嬰兒產后均接受主、被動聯合免疫,出生后12 h內、15 d注射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200 IU及0、1、6個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嬰兒7月齡時HBsAg及HBV DNA陽性者為HBV宮內感染。
結果:共納入220例孕婦,其中替比夫定組120例,對照組100例。替比夫定治療者均在美國抗逆轉錄酶藥物妊娠登記處注冊。分娩前替比夫定組孕婦HBV DNA、HBeAg、ALT水平下降明顯。替比夫定組HBV DNA定量于治療2周迅速下降,之后緩慢下降直至分娩。至分娩前替比夫定抗病毒孕婦有37例HBV DNA定量轉陰,轉陰率達31%(37/120),而對照組無一例轉陰。隨訪至7月齡,替比夫定組嬰兒HBV宮內感染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8%(P = 0.002)。替比夫定組無一例母兒因不良反應或先天性畸形失訪。80例替比夫定治療者于產后4周停藥,隨訪至產后28周無一例發生嚴重肝功能損害。兩組孕婦產后出血、不良妊娠、剖宮產率及新生兒胎齡、身長、體質量、Apgar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論:HBeAg陽性、HBV DNA高滴度孕婦妊娠中晚期應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能明顯降低母親外周血HBV DNA定量,阻斷HBV母嬰傳播,且耐受性
和安全性良好
。(以上來源:韓國榮,江紅秀,王根菊,岳欣,王翠敏,闞乃穎,吳岷岷。《替比夫定對乙型肝炎病毒高載量孕婦母嬰傳播的阻斷效果及其安全性》。《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 19: 13-24.)
替比夫定(
素比伏)在百濟新特藥房有售,詳情可致電免費熱線: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