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肝病治療用藥,熱點仍集中在乙肝藥品中,隨著乙肝抗病毒治療的深入人心,核苷類藥物市場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拉米夫定王朝的衰退仍在加速,恩替卡韋則繼續書寫它的神奇,抗病毒新藥替比夫定強勁來襲,新上市的國產阿德福韋酯也正奮力搶占自己的一席之地……2007年是帶給我們驚喜的一年,也是值得回味的一年,我廣州新特藥房總結了2007年肝病熱點藥物,與大家分享。
1、恩替卡韋——以低耐藥與強效抗病毒贏得一致好評
從2006年2月25日登陸中國自今,美國百時美施貴寶的乙肝抗病毒用藥——恩替卡韋就一直是大眾矚目的焦點,他強力的抗病毒效果,極低的耐藥率,得到了專家和患者的肯定,而高昂的價格又讓一些患者望而卻步。2007年,新的研究數據再次證實了人們對它的厚望:來自歐洲肝病研究學會的報道,在恩替卡韋初治者中第4年沒有發現新的耐藥患者,而之前報道的恩替卡韋3年耐藥率<1%。11月,來自第58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的報道顯示,恩替卡韋治療HBeAg陽性初治者第4年保持對HBV的持續抑制,有91%患者實現HBV DNA下降到檢測不到水平,ALT復常率為88%,并在第3到第4年間又有16%患者實現了HBeAg的血清轉換。
在贏得人們的信任之后,恩替卡韋在全球的銷量也一路飆升,2007年第三季度,博路定(恩替卡韋)的凈銷售額已達到7200萬美元,幾乎與2006年全年的凈銷售額持平,而2007年前三季度的凈銷售額為1.76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274.47%。難怪著名的咨詢公司——Decision Resources的最新調研報告認為:至2015年博路定將主導乙肝藥品市場。
點評:正如人們期望的那樣,恩替卡韋逐漸成為拉米夫定的替代品,低耐藥與強效抗病毒的完美結合,滿足了人們目前對乙肝抗病毒藥的要求,但高昂的治療費用,表現平平的血清轉化率,以及被有心者夸大宣傳的“致癌性”,都是施貴寶公司在2008年需要去細細琢磨的問題。
2、替比夫定——高明的乙肝市場入侵者
對于HBeAg陽性慢性乙肝患者來說,治療乙肝藥物的強效抑制病毒作用固然非常重要,但實現HBeAg的血清轉換才是患者最需要的。不少專家都曾提出:“強效 HBV DNA 抑制”與“高血清轉換”應共同作為評價核苷類似物療效的重要指標,替比夫定就正是這么一個具有雙重功效的抗乙肝病毒新藥。
替比夫定是諾華公司于2007年4月8日在國內上市的乙肝新藥,他的抗病毒作用僅次于恩替卡韋,優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其強效抗病毒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在同類核苷類抗乙肝病毒藥物中,替比夫定具有最高的HBeAg血清轉換率和最好的安全性,是唯一的一個妊娠B級核苷類抗乙肝病毒藥物。
但較高的耐藥率卻是替比夫定的硬傷,在全球最大的乙肝患者試驗中,替比夫定的2年耐藥率在HBeAg陽性患者和HBeAg陰性患者中分別為8.6%和21.6%,這也是替比夫定未能進入美國乙肝一線用藥的主要原因。諾華是個聰明的入侵者,他們利用業界專家提出的“乙肝治療線路圖”的概念,對核苷類抗病毒藥做了長期的試驗與分析,結果顯示:24周的抗病毒療效能預示長期的治療效果。使用替比夫定的初治者在24周時,如果其HBV DNA水平下降到不可檢測水平,那么治療2年后,這些患者都取得了神奇的療效(圖1)。而24周效果不佳者,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治療方案。這樣,既解決了較高耐藥率的困擾,又能對患者進行跟蹤管理。
圖1 24周時HBV DNA檢測不到患者2年時療效顯著
點評:替比夫定的上市,宣告了拉米夫定王朝的完全瓦解,乙肝藥物市場進入四足鼎立的階段;同時,替比夫定也為乙肝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發展前景看好。而諾華公司化劣勢為優勢的市場攻占策略也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2年前,代丁作為國內第一個上市的阿德福韋酯而轟動了整個乙肝用藥市場,它也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肝一線用藥。去年,名正告代丁的侵權再次引起國內的普遍關注。到了今年,代丁已從喧囂走向平靜,但它的銷售額卻在穩步上升,不僅坐穩了阿德福韋酯類產品銷售榜榜首,業已成為國內乙肝用藥市場的排頭兵。
阿德福韋酯是核苷類抗乙肝病毒藥,能快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并具有耐藥率低,耐受良好等優點,與其他核苷類抗乙肝病毒藥合用未發現交叉耐藥現象,可作為拉米夫定耐藥患者的替代用藥,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乙肝抗病毒一線用藥之一。
點評:阿德福韋酯作為拉米夫定高耐藥的補救產品,在拉米夫定一品獨大的年代贏得了很高的呼聲,而代丁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阿德福韋酯,搶在賀維力、名正、恩替卡韋之前,占領了國內乙肝市場,贏得了先機,也贏得了豐厚的回報;同時,經過2年的實踐證明,國產阿德福韋酯效果穩定,安全可靠。
2007.4.5 上海,在干擾素研發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先靈葆雅公司宣布:佩樂能(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式用于治療慢性乙肝,這也是繼派羅欣之后的又一個用于慢性乙肝治療的長效干擾素。
干擾素用于慢性乙肝治療已有近20年的歷史,它通過誘導免疫系統產生抗病毒因子來殺死病毒,具有抗病毒和調節免疫的雙重作用。干擾素不存在耐藥現象,HBeAg血清轉化率也很高,是目前最常用的治乙肝藥物。但它的不良反應眾多,藥物半衰期短,需每日注射維持治療濃度,且多種因素都影響到它的療效。
佩樂能正是根據普通干擾素的諸多弊端進行改良后的長效干擾素。干擾素通過聚乙二醇化后,增大了分子量,從而延緩干擾素通過腎臟代謝的速度,使藥物能在體內長時間維持治療濃度,減少了注射次數(每周注射一次),起到“長效”的作用;同時,聚乙二醇化的修飾基團分子量足夠小,保證了干擾素的抗病毒活性不被破壞。另外,佩樂能按不同體重人群精心設計了多種規格的注射劑,在保證藥效的同時減少了大劑量干擾素帶來的不良反應,增加了患者的用藥安全。
點評:長效干擾素已在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做為乙肝治療的一線用藥,而佩樂能將長效干擾素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必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乙肝,以及丙肝患者的青睞。
2007年7月23日,從上海舉辦的"中醫藥國際化高峰論壇"上傳出消息:由上海中醫藥大學肝病研究所、上海現代中醫藥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聯合研制的抗肝纖維化新藥"扶正化瘀膠囊(片)"已經獲準進入美國啟動FDA二期臨床研究,這是我國復方中藥進入美國市場具有很大希望的一次努力。
扶正化瘀膠囊(片)是上海中醫肝病研究專家20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通過對5萬多個病例的臨床治療,證實對治療慢性肝病,肝硬化有獨特療效。經數十次基礎研究,科研人員不僅闡明了扶正化瘀膠囊(片)抗肝纖維化的主要作用機制,并建立了抗肝纖維化的重要治法。2003年扶正化瘀膠囊(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目錄,目前已在國內廣泛應用,在香港威爾士親王醫院開展為期2年的肝功能失代償治療研究也顯示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點評:扶正化瘀膠囊(片)直接在美國進入二期臨床研究,除了國內專家進行了長期研究與臨床試驗外,在美國的合作伙伴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肝病中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是成功運用跨國“產學研聯合”推動國藥走進世界的典范。而中藥的獨特療效以及副作用少的優勢,也將逐漸得到世界的肯定。
11月11日,由福建廣生堂藥業與中國藥科大學聯合開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藥“阿甘定”阿德福韋酯片在福州正式宣告上市。這是繼代丁、名正和阿迪仙之后的又一個批準上市的國產阿德福韋酯,而僅過了二十余天,浙江福韋藥業的“久樂”阿德福韋酯片也宣告上市,此外,國內仍有近百家研發機構申請阿德福韋酯的新藥臨床與注冊,由此可見,國內乙肝抗病毒市場,尤其是阿德福韋酯市場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阿德福韋酯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乙肝抗病毒一線用藥之一,阿甘定作為乙肝抗病毒用藥的“后來者”,在其定位和宣傳上,都有不俗的表現。阿甘定不僅具有國家一類新藥證書,還在多家正規醫院經過了長期的臨床試驗,療效確切;生產工藝先進,在質量上可以得到肯定;同時,阿甘定以最低廉的價格進入各省市的乙肝市場,并以“讓老百姓買得起”的乙肝抗病毒藥在網絡、報刊等媒介上做了大量的宣傳,獲得了認知度,此外,阿甘定廠家以慈善贈藥的公益活動,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任。
點評:國產阿德福韋酯的誕生打破了外國對中國乙肝核苷類藥的市場壟斷,不斷涌現的新品也將影響到國內未來乙肝用藥市場的格局。阿甘定做為阿德福韋酯中的后起之秀,它的發展前景代表了眾多同類新品的前途,值得大家關注。
2007年11月19日,美國FDA批準索拉非尼(多吉美)用于治療不能切除的肝細胞癌,而此前,索拉非尼已在多個國家批準用于治療晚期腎細胞癌和轉移性肝癌。
肝癌是全球第二腫瘤死亡原因,肝細胞癌占到所有肝癌的80%-90%,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索拉非尼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臨床實驗中顯示:索拉非尼能顯著延長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并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腫瘤血管生成,而對正常細胞影響很小。
索拉非尼是一種新型的多靶點抗腫瘤藥物,它具有雙重的抗腫瘤作用,一方面通過抑制RAF/MEK/ ERK信號傳導通路直接抑制腫瘤生長;另一方面通過抑制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受體而阻斷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間接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索拉非尼從2006年11月29日批準在國內上市以來,受到了廣大患者與醫生的支持,而其慈善贈藥活動也在廣州新特藥房以及多家醫院開展,反響熱烈。
點評:索拉非尼是生物靶向技術的優秀結晶,也是眾多腫瘤患者的福音。目前索拉非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研究仍在進行,我們期待著索拉非尼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喜訊。
8、胸腺肽類——免疫調節藥物內部的新舊更替
胸腺肽類藥物是臨床運用最多的免疫調節劑,主要包括胸腺肽、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它們通過調節淋巴細胞發育、分化與成熟來調節和增強人體免疫,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調節免疫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腫瘤輔助治療、皮膚病、性病、急性重型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年老體弱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的治療。
2007年10月,藥監局第十二期的不良反應通報警告:胸腺肽注射液可能會引起過敏性休克,同時提醒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胸腺肽的適應癥和選擇合理的給藥途徑,注射時必須皮試,以避免和減輕不良反應的發生。與之相反,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的臨床應用日益擴大,生產廠家和銷售量也不斷增加,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后者的治療效果更明確,無過敏反應,且不良反應輕微。
點評:胸腺肽類產品的新舊更替是順應社會需要的,胸腺肽的廠家也在尋找更好改進產品的方法,如改變給藥方式;而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醫生與患者的認可,取代胸腺肽,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肝病的醫藥學研究正在穩步向前發展,肝病治療新藥也層次不窮,除了2007年的這些熱點藥品及新上市產品外,一些處于臨床研究的藥品也值得我們期待,如:替諾福韋、恩曲他濱、乙克等。2008年,肝病藥物市場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新的熱門藥品會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廣州新特藥房 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