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纖維環破裂癥,是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是臨床上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們以牽引、針刺配合血府逐瘀膠囊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目的:探討血府逐瘀膠囊對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增效作用。
方法: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基礎治療加血府逐瘀膠囊)和基礎治療組進行治療觀察。
結果:2組療效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血府逐瘀膠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有增效作用。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嘲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分法療效評定標準》擬定。優: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恢復正常工作,分值≥16;良:腰部疼痛部分消失,無明顯壓痛點,直腿抬高試驗陰性,基本恢復正常工作,分值11~15;可:有輕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可疑陽性,部分恢復工作,分值6~10;差:腰腿疼痛無好轉,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不能勝任工作,分值05。
治療結果:
2組療效比較:2組進行Ridit分析,P<O.05,療效具有統計學差異,提示觀察組療效優于基礎治療組。
對2組患者癥狀、工作和生活能力、臨床體征等評分的影響:經t檢驗治療前基礎治療組與觀察組比較,其癥狀、工作和生活能力、臨床體征等評分均無統計學差異(0.05)。治療后2組分值均明顯提高,但基礎治療組評分分值明顯低于觀察組的治療后評分(P<0.01)。提示觀察組對癥狀、工作和生活能力、臨床體征等的改善優于基礎治療組。
中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病因病機是
腎氣虛傷,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結于筋脈肌骨不散,加之傷勞過度,扭閃挫跌,復致筋脈受損瘀阻經絡,不通為痛。針刺治痛的機理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氣血的運行。它主要是通過兩途徑來實現:一是糾正和消除產生疼痛的病理因素;二是阻斷痛覺的不良循環。
采用三聯(針灸、中藥內服、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選用夾脊穴為主的針灸治療方法,同時配合血府逐瘀膠囊,其主要成分為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當歸、生地、枳殼、柴胡、桔梗、牛膝、甘草,處方源于傳統名方《醫林改錯》中的“血府逐瘀湯”,選用了具有理氣、活血、祛風的中藥,直接作用于病所,可以加速椎周軟組織及神經根炎的吸收,使腰部及下肢疼痛、腰部壓痛明顯減輕,兩者相輔相成。以上的研究提示血府逐瘀膠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有增效作用。
參考來源:《北京中醫藥》 2011年11期;《牽引針刺配合血府逐瘀膠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何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