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二甲雙胍不耐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下一步治療?國內外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推薦二甲雙胍作為新診斷2 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療藥物,尤其是對于肥胖患者,但當患者對二甲雙胍不耐受時,須考慮換用百泌達(艾塞那肽)進行治療。百泌達,適用于二甲雙胍不耐受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
本例對二甲雙胍不耐受患者的BMI介于24~28kg/m2,屬于超重人群,其腰圍>80 cm,為中心性肥胖。考慮到非二甲雙胍類口服降糖藥物大多存在增加體重的風險,同時患者愿接受艾塞那肽(百泌達)治療,故于2009年12月28日開始給予百泌達5 μg bid,皮下注射。
給予百泌達5 μg bid 皮下注射治療。治療第1周進行每日血糖監測(表1),結果顯示血糖總體改善良好。患者訴頭暈、輕微惡心和輕微食欲抑制。繼續治療1個月后,FBG降至6.20 mmol/L,體重減輕2.5kg、腰圍縮小3 cm,有輕微食欲抑制,偶有頭暈。從第2個月開始,百泌達劑量改為10 μg bid
百泌達治療2個月后,患者于2010年1月28日回院復查。患者自出院后自我血糖監測情況為,FBG 4~6 mmol/L,PBG 6~8mmol/L。本次復查血糖為FBG 7.25 mmol/L,PBG 6.08 mmol/L,HbA1c 6.5%,體重較治療前減輕5 kg,腰圍縮小5 cm。復查肝腎功能正常、血脂正常。患者無不適,自我感覺良好。此后長期應用百泌達10 μg bid。
2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應用二甲雙胍不耐受時,應用百泌達控制血糖有效。患者應用百泌達(艾塞那肽)長達12個月,各項指標穩定,尤其腰圍和體重減小明顯,因此對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有利。同時,隨訪12個月期間,患者不良反應輕微,可以耐受,部分反應如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也為治療所需。使用百泌達(艾塞那肽)無出現體重增加和低血糖副作用,優于其他同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