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獲得國家一類新藥證書的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單抗導向同位素藥物碘[131I]美妥昔單抗,最近正式在上海、廣州兩家醫療機構投入臨床使用。
我國科學家從1987年起開始研制放射性免疫藥物——碘[131I]美妥昔單抗藥物,2005年此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獲得新藥證書。今年7月和8月,上海第十人民醫院以及廣州軍區解放軍458醫院全軍肝病中心分別在臨床正式應用這種藥物,用于晚期原發性肝癌治療。
解放軍458醫院全軍肝病中心副主任余宙耀主任醫師介紹說,此前的臨床試驗資料表明,該療法具有良好的療效。在臨床應用中,醫生通過導管將藥物直接注射入供應肝癌血液的動脈,使藥物小肝臟內的肝癌組織中,通過與肝癌細胞上的靶抗原進行結合,對肝癌細胞產生強大殺傷力。
解放軍458醫院已收治30名患者應用這種藥物。目前,醫院對已正式使用該藥治療患者的隨訪觀察已發現,該療法早期即可見患者癥狀改善,如疼痛緩解、發燒體溫逐步正常等。由于該藥正式上市進入臨床的時間還短,進一步的大樣本研究正在展開。
余宙耀說,醫學界還將對其應用范圍進行深入的、前瞻性研究。他說,已有研究表明,該藥對肝癌細胞的特異性結合和專一殺傷機理,對各期肝癌細胞同樣有治療作用。今后將對這些領域做深入研究,了解其在早期肝癌、亞臨床肝癌的應用方案、療效評定和該藥對防轉移、防復發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