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一般所說的癌即指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上分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良性惡性的區別常根據臨床的預后加以判定。兩者的鑒別可見下表,但也有很多例外,常常難以嚴格的區別。這也由各個腫瘤細胞所處的環境條件來決定。治療惡性腫瘤目前還是一項醫學難題,要有理想的治療效果,一定要推廣宣傳惡性腫瘤的預防措施。
當身體內細胞發生突變后,它會不斷地分裂,不受身體控制,最后形成
癌癥。癌癥是100多種相關疾病的統稱,人們身體內所有器官都是由細胞組成。 細胞增長和分化可滿足身體需要,這種有序的過程可保持人們體健康。然而, 如果細胞繼續分裂,這些額外的大量細胞就形成腫瘤,惡性腫瘤就是人們所說的癌癥。惡性腫瘤的細胞能侵犯、破壞鄰近的組織和器官。 而且,癌細胞可從腫瘤中穿出,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這就是癌癥如何從原發的部位到其它器官形成新的腫瘤,這個過程就叫癌癥轉移,多數癌癥是根據他們起始的器官或細胞類型來命名的。當癌癥發生轉移,新出現的腫瘤其細胞和原發腫瘤是一致的,例如,
肺癌出現肝內病灶,肝內的腫瘤細胞仍能是肺癌細胞,這叫肺癌肝轉移(不是
肝癌)。 當癌癥發生轉移時,癌細胞常先轉移到附近淋巴結。當這些淋巴結出現轉移時,癌細胞也可轉移到了對身體其它器官,譬如肝臟,骨骼,肺或腦部。
惡性腫瘤的預防措施主要是一級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
①加強防癌健康教育:特別是對高危人群應提高他們的認識和自我保健能力,要求他們做到:加強身心修養,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正確對待人生、對待挫折,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注意飲食營養的平衡,不偏食,不反復吃完全相同的飲食,也不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不吸煙,避免過多飲酒,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A、C、E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過咸過熱和燒焦的食物,不吃發霉的食物,避免過度日曬、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注意身體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自身抗癌能力;
②合理使用醫藥用品,切勿濫用藥物及放射線,尤其是妊娠期婦女的診斷性照射,以防上
白血病、骨肉瘤、
皮膚癌等的發生;
③消除職業致癌因素,尤其以加強對已經確認可以引起腫瘤的物質的檢測、控制與消除,以預防職業性腫瘤的發生;
④加強勞動保護、環境保護和食品衛生,減和或消除環境中的致癌因素。
二級預防
①無癥狀人群的監測:
乳腺癌的監測:對30歲以上婦女應推行乳房自我檢查(圖86),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做1次臨床檢查,50歲以上婦女每年應進行臨床及必要時的X線攝影篩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30歲以上初孕歲以前月經初潮,50歲以后絕經、肥胖癥、高脂膳食者,有卵巢病史及子宮內膜炎病史者,篩查時,應特別注意;
②
宮頸癌的監測:一切有性生活的婦女均有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應從有性生活開始每2-3年進行1次宮頸脫落細胞涂片檢查;
③結腸、
直腸癌的監測: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1次直腸指檢,5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家族腫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潰瘍史及結腸直腸癌史者,應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每隔3-5年做1次真腸鏡檢查。
有癥狀人群的監測:由于人體所患的惡性腫瘤約75%以上發生在身體易于查出和易于發現的部位,重視常見惡生腫瘤的癌癥信號及時主動去醫院檢查,有利于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