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高血壓是腎癌的高風險因素嗎?匹茲堡大學的McTigue博士等人于2014年3月17日在Hypertension發表一篇文章,提出血壓的升高和BMI指數可作為腎癌的預測因子。
研究內容
McTigue博士以及同事對美國兩大研究中心的群體進行研究,分別為女性健康中心臨床試驗和觀測研究(156774名女性)和多危險干預試驗(353340名男性),隨訪15-25年。
通過對女性健康中心的人群分析發現,相比收縮壓≤120mmHg,收縮壓≥140mmHg人群腎癌的發病率上升。BMI研究中也出現類似的情況,盡管該趨勢只在BMI>30kg/m2的人群中出現。多危險干預試驗組中,隨訪過程中0.26%的男性死于腎癌患者,隨著收縮壓的升高(即使是在正常血壓范圍內),其危險性逐漸上升。相比血壓<120mm Hg的人群,血壓為 120 -129 mm Hg的人群發病風險率為1.29,血壓≥160mm Hg發病風險率則為1.87。此外,通過校正發現,吸煙人群腎癌的發病風險為1.75。在腎癌的發病風險上,吸煙與收縮壓在腎癌的發病率上具有協同作用。
理論假設
研究人員提出,肥胖引發腎小球過濾升高,增加腎血流量,這導致了腎臟損傷和致癌的易感性。此外,高血壓并發慢性腎功能缺氧(缺氧誘導因子上調)也可能導致
腫瘤的發生。另外,肥胖和高血壓與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相關,該現象可能在腎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同時,肥胖引起的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水平上升,增加了腫瘤的發生風險。當然,不能排除環境因素可能導致的腎臟損傷(導致腎癌發生)和血壓的升高。
研究對該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進行了說明,比例隨訪的時間還太短,未能檢測到腫瘤的發生,也未能觀察到亞型腎癌的發展;另外,白種男性和女性人群中
癌癥發病率較高,這對于其他種族人群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雖然目前高血壓和肥胖與腎癌相關性的病理生理學機制仍不明確,也不能將兩者與腎癌的關系直接定義為因果關系,但是該研究為腎癌的危險因素提供了一定的補充,同時為降低腎癌的發病風險提出了新的假說,比如是否通過特定藥物降
低血壓可以降低腎癌的發病風險?
腎癌如何治療?腎癌的治療藥物可以選擇:
消癌平片、
芪棗顆粒、
鹽酸昂丹司瓊片(歐貝)等藥物進行輔助治療的。
詳情請致電我們的客服垂詢:400-101-6868。如需購買消癌平片、芪棗顆粒、鹽酸昂丹司瓊片(歐貝),可到臨近門店。上海3家分店地址分別為:上海市徐匯區虹橋路808號(距離地鐵虹橋路站400米),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2875號102-1室(靠近成 山路),上海靜安區。
腫瘤科藥師溫馨提醒: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是治療腎癌的輔助方法,多用于手術后,或者無法耐受手術切除的腎細胞癌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