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吉西他濱(健擇)一線化療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
目前,以鉑類為基礎聯合吉西他濱(健擇)等第三代化療藥物的雙藥方案仍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標準一線方案。
2005年勒卡瓦利耶(Le Chavalier)等人的薈萃分析顯示,與其他化療方案相比,吉西他濱(健擇)+順鉑(GP)方案可將疾病進展和死亡風險分別顯著降低12%和10%,此項薈萃分析充分證明,吉西他濱(健擇)/鉑類聯合方案與其他鉑類方案相比,可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提供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更長OS和PFS。
2009年格羅西(Grossi)比較了多西他賽(D)、吉西他濱(健擇)(G)、紫杉醇(P)和長春瑞賓(V)4種第三代含鉑化療方案的活性,分析納入了48 項研究(6671例)數據。結果顯示,含吉西他濱(健擇)方案較其他方案可使疾病進展風險顯著降低14%,印證了2005年薈萃分析中GP方案的治療優勢。
EGFR野生型或狀態不明患者的化療優化
莫教授介紹,既往的研究發現,非鉑類雙藥聯合未占優勢,三藥方案未顯著改善療效反而增加不良反應,單藥療效不及雙藥方案,老年患者接受卡鉑治療安全性較好,但療效略遜于順鉑。因此,人們開始嘗試新的化療優化策略,如應用新藥物、進行維持治療、以藥物基因組學選擇方案、化療與靶向藥物聯合等。
新型藥物
培美曲塞(力比泰)是新一代化療藥物,可拮抗葉酸代謝途徑中的3種關鍵酶。2007年,斯卡廖蒂(Scagliotti)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吉西他濱(健擇)和培美曲塞(力比泰)分別聯合順鉑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生存曲線大致重合,中位OS均為10.3個月。按組織學類型預設的分層分析顯示,對于非鱗癌患者,培美曲塞(力比泰)組較吉西他濱(健擇)組的OS顯著延長(11.8個月對10.4個月),這可能與腺癌患者胸苷酸合酶(TS)的表達水平顯著低于鱗癌患者、葉酸代謝可被培美曲塞(力比泰)更好地抑制有關。該研究首次證實,組織學類型對化療的療效具有預測價值。
維持治療
對一線治療后有臨床獲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繼續維持治療是延緩疾病進展,最終延長患者OS的治療策略。目前JMEN研究已證實培美曲塞(力比泰)維持治療可為晚期非鱗癌患者帶來顯著的生存優勢。
與分子靶向藥物的聯合應用
在Ⅲ期研究ECOG4599中,貝伐單抗聯合一線化療治療非鱗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將患者的OS從單純化療的10.3個月延長至12.3個月。在AVAiL研究中,貝伐單抗與GP聯合治療非鱗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顯著改善了PFS,值得注意的是GP化療組的中位OS亦超過了13個月。
FLEX研究顯示,一線化療聯合西妥昔單抗治療組的OS(11.3個月對10.1個月)優于單純化療組。分層分析表明,有早發皮疹患者的OS顯著長于無早發皮疹患者(15.0個月對8.8個月),提示早發皮疹可能是西妥昔單抗療效的預測因子,但對無皮疹的患者是否應終止西妥昔單抗治療目前尚無定論。
2009年的一項Ⅱ期研究FAST-ACT亦顯示,含吉西他濱(健擇)方案一線化療后序貫厄洛替尼(特羅凱)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PFS,目前正在開展Ⅲ期臨床研究以進一步證實。
藥物基因組學
有研究表明,ERCC1、RRM1等分子的表達水平與化療療效有一定相關性,但尚缺乏可重復的檢測手段和標準值,用于化療方案篩選的價值也缺乏前瞻性臨床研究證實,臨床尚需時日。
EGFR突變患者的化療及靶向治療次序
在IPASS研究中,外顯子19缺失的EGFR突變患者接受化療和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療的緩解率差異較大(43.2%對84.4%),而L858R的EGFR突變患者的緩解率則無明顯差異(53.2%對60.9%)?梢,EGFR突變患者亦具有異質性,一線接受EGFR-TKI的獲益程度也不盡相同。
莫教授強調,對于EGFR突變患者,是先接受一線化療還是先接受EGFR-TKI治療,哪種治療順序更優?目前尚無定論。SATURN研究顯示,EGFR突變患者經一線化療后再接受厄洛替尼(特羅凱)維持治療的疾病進展風險大幅度下降。正在開展的AFFIRM研究將不吸煙的腺癌患者隨機分入培美曲塞(力比泰)+順鉑化療序貫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療組和一線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療組,該項研究的數據可能回答EGFR突變患者化療和靶向治療的優化順序及化療對EGFR突變患者的治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