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晚期癥狀:鼻咽部的解剖位置較深,前面有鼻腔阻擋,這為早期發現鼻咽癌造成了一定困難,導致許多患者去醫院檢查時被診斷為晚期鼻咽癌,惋惜地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此時癌腫發生多處轉移,治療較困難,預后相對較差。許多早期偶有出現的癥狀到晚期后愈加明顯,且加重。晚期鼻咽癌通常已發生骨、肺、肝等不同器官的轉移,同時轉移多見。
(一)鼻部、耳部、眼部、口腔癥狀
原發癌的浸潤擴展,表面潰瘍感染,絕大多數患者(>98%)都會出現上述部位的癥狀,只是根據腫瘤的位置及大小決定臨床癥候出現時間的遲早及順序:癌腫位于鼻咽頂部,首先出現涕中帶血,血涕多時可從口里吐出,伴鼻塞等癥;腫瘤位于咽隱窩等處,早期常有耳鳴、耳閉、聽力下降等癥,易誤診為卡他性滲出性中耳炎或化膿性中耳炎;癌腫浸潤到眼部表現為單側突眼、復視、眼球活動障礙等;癌腫浸潤翼內肌,表現張口困難,舌下神經受累時,出現舌肌運動障礙,舌偏向健側。
(二)顱神經癥狀
鼻咽癌向上浸潤和擴展,可累及顱神經引起相應的癥狀,臨床上以Ⅴ、Ⅵ顱神經最先受累,隨著腫瘤擴展,Ⅲ、Ⅳ及Ⅸ、Ⅹ也受損,而Ⅰ、Ⅱ位于顱前,Ⅶ、Ⅷ位于顳骨巖部,其受侵犯的可能性較小。以上顱神經受累,表現出其功能喪失。而頭痛常是癌瘤向顱內擴展的信號。頭痛為持續性固定的劇烈偏頭痛,部位多在三叉神經感覺分布區域,性質可為脹痛、悶痛或扎緊性痛。
(三)頸部體征
主要指頸部淋巴結轉移所致的腫塊。臨床上可以頸部無痛性包塊為首發癥狀,甚至是惟一癥狀。腫塊初發于一側,增大迅速,繼之累及頸部對側。
(四)遠處轉移癥狀
鼻咽癌轉移最常見部位是骨、肺、肝。骨轉移以骨盆、脊柱、四肢骨常見。臨床觀察發現,隨著頸淋巴結腫大,遠處轉移機會亦明顯增加,遠處轉移率為4.8%~27%,尸檢則發現高達76%。骨轉移多表現為骨部疼痛等,肺轉移表現呼吸困難、咯血等,肝轉移為肝區疼痛、黃疸等。
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辦法只能采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注重臨床癥狀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可以使患者達到“帶瘤生存”的狀態。這種“以人為本,帶瘤生存”的理念是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大特色優勢。通過多年實踐,把我在臨床治癌之思路理念與方法歸納總結命名為“三聯平衡療法”。從患者整體著手,抓住病機要害,增強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