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百濟新特藥房網(wǎng)首頁 >> 皮膚性病科 >> 艾滋病 >> 艾滋病藥品目錄

    依非韋倫片
    • 藥品名稱: 依非韋倫片
    • 藥品通用名: 依非韋倫片
    • 依非韋倫片規(guī)格:600mg*30片
    • 依非韋倫片單位:盒
    • 依非韋倫片價格
    • 會員價格:  
    百濟新特藥房提供依非韋倫片說明書,讓您了解依非韋倫片副作用、依非韋倫片效果、不良反應等信息。百濟新特藥房—全國連鎖專科藥房,醫(yī)保定點藥房,消費者信得過商店,專家指導用藥,依非韋倫片說明書如下:

    依非韋倫片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依非韋倫片

    依非韋倫片成分】
    依非韋倫片主要成分為依非韋倫。

    依非韋倫片性狀】
    依非韋倫片為黃色類膠囊狀薄膜片,除去包衣后顯白色或類白色。

    依非韋倫片適應癥】
    依非韋倫片適用于與其他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治療HIV-1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及兒童。

    依非韋倫片用法用量】
    成人:
    依非韋倫片與蛋白酶抑制劑和/或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RTIs)合用的推薦劑量為口服600mg,每天1次。依非韋倫片可與食物同服或另服。為改善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的耐受性,在治療開始的二至四周以及持續(xù)出現(xiàn)這些癥狀的患者中,建議臨睡前服藥(見不良反應)。
    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聯(lián)合治療:
    依非韋倫片必須與其他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聯(lián)合使用(見藥物相互作用)。
    青少年和兒童(17歲及以下):
    依非韋倫片與蛋白酶抑制劑和/或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RTIs)合用于17歲及17歲以下患者的推薦劑量見表1。依非韋倫片僅可用于確信能吞咽片劑的兒童。依非韋倫片推薦空腹、睡前服用。尚未進行依非韋倫片用于3歲以下兒童或體重低于13kg兒童的研究。

    依非韋倫片不良反應】
    臨床研究中依非韋倫通常有良好的耐受性。依非韋倫已在超過9000名患者中得到驗證。在與蛋白酶抑制劑和/或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聯(lián)合用藥的臨床對照研究中,1008名患者每天服用600mg依非韋倫片,發(fā)生率高于5%且與治療有關的中重度最常見不良事件是皮疹(11.6%)、頭暈(8.5%)、惡心(8.0%)、頭痛(5.7%)和乏力(5.5%)。
    對照組中惡心的發(fā)生率更高。與依非韋倫片有關的最值得注意的不良事件為皮疹、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精神癥狀。依非韋倫片與食物同時服用會增加依非韋倫的暴露,并且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見注意事項)。
    臨床研究中其他一些較少發(fā)生的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包括:過敏反應、協(xié)調(diào)異常、共濟失調(diào)、精神混亂、昏迷、眩暈、嘔吐、腹瀉、肝炎、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異夢、困倦、抑郁、思維異常、興奮、健忘、精神錯亂、情緒不穩(wěn)定、欣快、幻覺和精神癥狀。
    另外,一些上市后監(jiān)測報道的不良事件包括:神經(jīng)衰弱、妄想癥、小腦協(xié)調(diào)及平衡能力障礙、驚厥、瘙癢、腹痛、視力模糊、臉紅、男子乳房發(fā)育、肝功能衰竭、光敏性皮炎、胰腺炎和在頸后、乳房、腹部和腹膜后腔等處的身體脂肪再分布或堆積、耳鳴和顫動。
    有幾例肝功能衰竭的上市后報告,其中包括無既往肝病史或存在其他疾病風險的病人,具有可能導致爆發(fā)的特征,有部分案例可能會進展到肝移植或死亡的程度。
    除了皮疹的發(fā)生率較高及程度較為嚴重外,兒童中其余不良反應的類型和發(fā)生率基本上與成人相似。
    皮疹:
    臨床試驗中,接受600mg依非韋倫片治療的患者有26%發(fā)生皮疹(其中18%被認為與治療有關),而對照組中患者皮疹的發(fā)生率為17%。接受依非韋倫片治療的患者發(fā)生嚴重的皮疹不超過1%,同時1.7%的患者因皮疹而中斷治療。多形性紅斑Stevens-Johnson綜合征的發(fā)生率為0.14%。
    接受依非韋倫治療的57名兒童中有26名兒童(46%)出現(xiàn)皮疹,其中3名兒童(5%)出現(xiàn)嚴重的皮疹。在兒童開始接受依非韋倫治療前,可考慮預防性應用適當?shù)目菇M胺藥。
    皮疹通常是輕至中度的斑丘疹性皮疹,發(fā)生于開始依非韋倫片治療的前兩周中。大多數(shù)患者的皮疹隨著依非韋倫片的繼續(xù)治療會在一個月內(nèi)消退。對于因皮疹而中斷治療的患者可重新開始服用依非韋倫片。重新服用依非韋倫片時,建議使用適當?shù)目菇M胺藥和/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見注意事項)。
    依非韋倫片用于中斷了NNRTI類其他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治療患者的臨床經(jīng)驗很有限。19名因皮疹而中斷奈韋拉平治療的患者已接受依非韋倫片治療。這些患者中9人在服用依非韋倫片時發(fā)生輕至中度皮疹,2人因皮疹而停藥。
    精神癥狀:
    接受依非韋倫治療的患者中有嚴重的精神不良事件的報道。在一項對照研究中,1008名患者接受了平均1.6年包含依非韋倫方案的治療,而對照組635人接受了平均1.3年的對照劑治療。依非韋倫組和對照組特殊的嚴重精神事件的發(fā)生率分別為:嚴重抑郁(1.6%,0.6%)、自殺傾向(0.6%,0.3%)、非致命的自殺企圖(0.4%,0%)、攻擊性行為(0.4%,0.3%)、偏執(zhí)(0.4%,0.3%)和躁狂(0.1%,0%)。
    既往有精神疾患的患者產(chǎn)生上述精神癥狀的危險性似乎更高,躁狂的發(fā)生率升高到0.3%,嚴重抑郁和自殺傾向的發(fā)生率升高到2.0%。個別上市后報道有自殺身亡、錯覺和神經(jīng)質(zhì)行為,但是尚不能肯定這些報道與依非韋倫相關。
    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臨床研究中,每天服用600mg依非韋倫片的患者,常報道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包括但不僅限于:眩暈、失眠、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及異夢。在600mg依非韋倫片與其他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合用的對照臨床試驗中,19.4%的患者出現(xiàn)中度至重度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其中2.0%為重度癥狀),相比之下,服用對照藥物的患者有9%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其中1.3%為重度癥狀)。
    臨床試驗中,2.1%用600mg依非韋倫片治療的患者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而終止治療。
    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通常開始于治療的第一或第二天并且在前2-4周后消除。在一項臨床研究中,每月發(fā)生至少中度以上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的時間一般在4至48周,發(fā)生在5%~9%的接受依非韋倫治療的患者及3%~5%的對照組患者中。
    在一項未受感染志愿者的研究中,代表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發(fā)作的中位時間為服藥后1小時而中位持續(xù)期為3小時。臨睡時服藥可改善這些癥狀的耐受性,并且建議在治療的第一周以及持續(xù)出現(xiàn)這些癥狀的患者臨睡時服藥(見用法用量)。降低劑量或分次服用每天劑量并未能帶來益處,因此不建議如此用藥。
    實驗室檢查異常
    肝酶:
    1008名接受600mg依非韋倫治療的患者中有3%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升高到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對照組中也有類似的肝酶升高。接受600mg依非韋倫治療的患者中有156名患者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的血清標志陽性,7%患者的AST以及8%患者的ALT升高到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
    對照組的患者中有91名患者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的血清標志陽性,5%患者的AST以及4%患者的ALT升高到上述水平。所有接受600mg依非韋倫治療的患者中有4%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升高到正常上限的5倍以上,其中乙肝和丙肝患者的發(fā)生率是10%。對照組中的患者,無論有無感染乙肝或丙肝,GGT類似升高的發(fā)生率是1.5-2%。依非韋倫治療的患者中單獨的GGT升高反映的是酶的誘導而非肝毒性(見注意事項)。
    血脂:
    某些服用依非韋倫的未感染HIV的志愿者總膽固醇可升高10-20%。依非韋倫+齊多夫定XxX拉米夫定方案治療的患者非空腹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別可升高大約20%和25%,依非韋倫XxX茚地那韋方案治療的患者大約可升高40%和35%。依非韋倫對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作用無詳細報道。
    在另一項研究中,依非韋倫XxX齊多夫定XxX拉米夫定方案治療48周的患者,總膽固醇,HDL-膽固醇,空腹LDL-膽固醇,和空腹甘油三酯增高分別是21%,24%,18%和23%。目前尚不明確這些血脂改變的臨床意義。

    依非韋倫片禁忌】
    依非韋倫片禁用于臨床上對本產(chǎn)品任何成份明顯過敏的患者。
    依非韋倫片不應與特非那丁、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咪達唑侖、三唑侖、匹莫齊特、芐普地爾或麥角衍生物合用。因為依非韋倫與這些藥物競爭CYP3A4,可能抑制這些藥物的代謝,并可能導致嚴重的和/或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持續(xù)的鎮(zhèn)靜作用或呼吸抑)。
    依非韋倫片不應與伏立康唑標準劑量合用。因為依非韋倫可以顯著地降低伏立康唑的血漿濃度,同時伏立康唑也使依非韋倫的血漿濃度顯著升高。(見藥物相互作用)。兩者合用時的劑量調(diào)整(見藥物相互作用)。

    依非韋倫片注意事項】
    依非韋倫片不應單獨用于HIV治療或者以單藥加入無效的治療方案。
    在處方與依非韋倫片合用的藥物時,醫(yī)師應參考相應制造廠商的產(chǎn)品用藥指南。
    如果聯(lián)合用藥方案中任何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因懷疑為不耐受而被中斷,應慎重考慮停用所有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在不耐受癥狀消除的同時應重新開始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聯(lián)合治療。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間歇性單藥治療和序貫重新用藥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增加了產(chǎn)生選擇耐藥性突變病毒的可能性。
    不建議在與施多寧聯(lián)合用藥的復方產(chǎn)品中包含依非韋倫(例如:ATRIPIA)
    在給予依非韋倫的動物中觀察到有畸形胎仔。因而,服用依非韋倫片的婦女應避免懷孕。應聯(lián)合采用避孕套避孕和其他避孕方法(如,口服避孕藥或其他激素類避孕藥)。(見藥物相互作用)
    皮疹:
    有關依非韋倫片的臨床試驗中,報道有輕度至中度皮疹,通常在繼續(xù)治療時可消退。適當?shù)目菇M胺藥和/或皮質(zhì)激素類藥可改善耐受性并加速皮疹消退。低于1%的經(jīng)依非韋倫片治療的患者報道出現(xiàn)伴有水皰、濕性脫屑或潰瘍的嚴重皮疹。多形性紅斑或Stevens-Johnson綜合征的發(fā)生率為0.14%。對于發(fā)展為伴有水皰、脫屑、累及粘膜或發(fā)熱的嚴重皮疹患者,應停用依非韋倫片。有危及生命的皮膚反應(如Stevens-Johnson綜合征)的患者不建議使用依非韋倫片。
    如果中斷依非韋倫片治療,還應考慮停用其他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以避免耐藥病毒的產(chǎn)生(見不良反應)。
    經(jīng)依非韋倫片治療的57名兒童中報告有26例皮疹(46%),3名患兒為嚴重皮疹(5%)。患兒在開始接受依非韋倫片治療前,可考慮采用適當?shù)目菇M胺藥預防。
    精神癥狀:
    經(jīng)依非韋倫片治療的患者中有精神系統(tǒng)不良事件的報道。既往有精神疾患的患者似乎產(chǎn)生精神癥狀的危險性更高。上市后的不良事件有個別自殺、錯覺、行為異常的報道,但是并不能從這些報道中得出這些情況是否與依非韋倫片相關的結論。建議患者一旦出現(xiàn)上述癥狀,立即與醫(yī)生聯(lián)系以判斷這些癥狀是否與依非韋倫片有關,如果是相關的,則進一步評價繼續(xù)用藥的危險性是否超出所獲益處(見不良反應)。
    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臨床研究中每天口服依非韋倫片600mg治療的患者中出現(xiàn)較為不適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常見有頭暈、失眠、困倦、注意力不能集中和異夢,但不局限于此(見不良反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通常出現(xiàn)在治療的前一到兩天,一般在兩至四周后緩解。患者應被告知若出現(xiàn)上述癥狀,繼續(xù)治療通常這些癥狀將得到改善,而且并不預示著將產(chǎn)生任何少見的精神癥狀。
    驚厥:
    在服用依非韋倫的患者中極少見驚厥發(fā)作,通常都伴有已知的發(fā)作病史。患者同時服用主要經(jīng)肝臟代謝的抗驚厥藥物,例如:苯妥英,卡馬西平和苯巴比妥,需要對其血漿濃度進行定期監(jiān)測。在一項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同時服用卡馬西平和依非韋倫,卡馬西平的血漿濃度會降低(見藥物相互作用)。對有驚厥病史的病人要慎重用藥。
    生殖的潛在風險:
    妊娠分類為D。在妊娠的前三個月服用依非韋倫,可能對胎兒有害。孕婦應避免服用依非韋倫。應聯(lián)合采用避孕套和其他方法避孕(比如口服避孕藥或其他激素類避孕藥)。由于依非韋倫有較長半衰期,建議在停止服用施多寧后12周仍然要采取適當?shù)谋茉写胧?br/>哺乳期婦女應在服用依非韋倫前進行孕期檢查,依非韋倫在妊娠期應停止使用,除非它帶給母親的可能益處超過帶給胎兒的可能危險,并且沒有其他合適的治療方法。如果懷孕婦女在孕期的前三個月內(nèi)服用依非韋倫或者在服用依非韋倫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懷孕,必須告知她所存在的對胎兒的潛在的危害。
    目前尚未對妊娠婦女進行充分并且良好對照的研究。通過一項對懷孕婦女的抗反轉(zhuǎn)錄病毒的上市后經(jīng)驗的記載,在多于700名在孕期前三個月的孕婦服用依非韋倫和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物合用的報道中,未收到有顯著的致畸報道。
    報道有極少數(shù)的神經(jīng)管缺陷,包括脊髓脊膜突出。這些報道大多數(shù)是回顧性的,但其相關性判斷未明確。只有對于胎兒潛在的獲益評估超過潛在的風險時,才可使用依非韋倫,例如孕婦沒有其他治療藥物可供選擇。
    肝毒性:
    對于已知或懷疑有乙型或丙型肝炎病史的患者、以及使用其他具有肝臟毒性的藥物治療的患者,建議監(jiān)測肝臟酶學指標。對于血清氨基轉(zhuǎn)移酶持續(xù)升高超過正常范圍上限5倍的患者,需要權衡依非韋倫片連續(xù)治療的益處與未知的嚴重肝臟毒性的危險(見不良反應)。
    血脂升高:
    使用依非韋倫片可致血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開始服用依非韋倫片前及治療期間應進行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檢查。
    免疫重建炎性綜合征:
    在那些聯(lián)合抗反轉(zhuǎn)錄病毒包括依非韋倫片治療(CART)的病人中有報道免疫重建炎性綜合征。在治療初期,免疫系統(tǒng)對CART有反應的病人可能增加無癥狀的或殘余機會性感染的炎性反應,這需要進一步評價和治療。
    脂肪重分布:
    在接受抗反轉(zhuǎn)錄病毒治療的患者可觀察到軀體脂肪重新分布/堆積,包括向心性肥胖、頸背部脂肪堆積(水牛背)、肢體萎縮、面部消瘦、乳房肥大和“庫興氏面容”。其機制和長期影響目前還未知,因果關系也還未建立。
    特殊人群用藥:
    對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損傷患者,無足夠的數(shù)據(jù)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劑量調(diào)整,所以不推薦使用依非韋倫。由于依非韋倫代謝受細胞色素P450介導,以及慢性肝病患者應用依非韋倫片的臨床經(jīng)驗有限,依非韋倫片應慎用于肝功能損傷患者。
    潛在的肝病(包括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使用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聯(lián)合治療時,嚴重的和可致命的肝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風險明顯增加。有數(shù)例肝衰竭的上市后報告發(fā)生于既往無肝病史或存在其他疾病風險的患者。應考慮監(jiān)測既往無肝病史或存在其他疾病風險的患者的肝酶學指標。
    對腎功能不全患者尚未進行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因只有不足1%的依非韋倫以原形經(jīng)尿排泄,所以腎功能受損對清除依非韋倫的影響極微。無嚴重腎衰竭患者的使用經(jīng)驗,建議對這些患者進行密切地安全性監(jiān)控。
    臨床研究中經(jīng)評價的老年患者數(shù)量較少,不足以確定對依非韋倫片的反應是否與年輕患者不同。依非韋倫片尚未在3歲以下或體重低于13kg的兒童中進行評價。有證據(jù)顯示依非韋倫可能改變低齡兒童的藥代動力學。故依非韋倫不應用于3歲以下的兒童。
    食物影響:
    依非韋倫與食物同時服用會增加其暴露,并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服用依非韋倫片片劑時這種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會高于服用依非韋倫片硬膠囊劑。因此,推薦臨睡前服用依非韋倫片。

    依非韋倫片藥物相互作用】
    依非韋倫是CYP3A4和CYP2B6的誘導劑。與依非韋倫片合并用藥時,可能降低CYP3A4或CYP2B6的底物的其他化合物的血漿濃度。
    與抗反轉(zhuǎn)錄病毒的藥物合用
    膦沙那韋鈣:
    作為依非韋倫片與膦沙那韋和利托那韋合用的指導,應該查詢膦沙那韋鈣的處方信息。
    阿扎那韋(Atazanavir):
    依非韋倫會減少阿扎那韋的暴露量。與依非韋倫合用時參考阿扎那韋的處方信息指南。
    茚地那韋(Indinavir):
    與單獨服用茚地那韋標準劑量(800mg/8小時)比較,未感染的志愿者茚地那韋增加劑量(1000mg/8小時)與依非韋倫片(600mg天一次)同時服用時,茚地那韋的AUC和Ctrough分別降低約33~46%和39~57%。
    與單獨服用茚地那韋標準劑量(800mg/8小時)比較,已感染的受試者茚地那韋增加劑量(1000mg/8小時)與依非韋倫片(600mg每天一次)同時服用時,茚地那韋的AUC和Cmax也同樣觀察到類似改變。尚不清楚茚地那韋與依非韋倫合用時的最佳劑量。增加茚地那韋的劑量至1000mg/8小時不能補償由于依非韋倫而增加茚地那韋的代謝。
    HIV-1感染病人(n=6)每日服用一次依非韋倫600mg,同時每日服用兩次茚地那韋/利托那韋800/100mg時,茚地那韋和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與未感染的志愿者的數(shù)據(jù)相當。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與單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lián)用相比,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lián)用同時服用依非韋倫時,觀察到利托那韋的Cmin明顯減少。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與依非韋倫同時服用時,應考慮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膠囊或口服液劑量增加到533/133mg(4粒膠囊或6.5mL)(每日兩次,同時進食)。
    地瑞那韋/利托那韋:
    依非韋倫(600mg,每日一次)與地瑞那韋/利托那韋(800/100mg,每日一次)合用時,可能會導致地瑞那韋Cmin下降。如果依非韋倫與地瑞那韋/利托那韋聯(lián)合使用,應使用地瑞那韋/利托那韋600/100mg每日兩次。查閱地瑞那韋/利托那韋的處方信息來指導與依非韋倫的合用。
    馬拉韋羅(Maraviroc):
    馬拉韋羅(100mg每天兩次)和依非韋倫片(600mg每天一次)聯(lián)用時,馬拉韋羅的AUC12和Cmax比單用馬拉韋羅分別下降了45%和51%。與依非韋倫合用時參考馬拉韋羅的處方信息作為指南。
    利托那韋(Ritonavir):
    在未受感染的志愿者中進行了依非韋倫片600mg(每天睡前服藥一次)和利托那韋500mg(每12小時用藥)聯(lián)合用藥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聯(lián)合用藥的耐受性不好并且臨床不良反應(如眩暈、惡心、感覺異常)和實驗室化驗值異常(肝酶升高)的發(fā)生率較高。依非韋倫片與利托那韋聯(lián)合用藥時,建議監(jiān)測肝臟酶類。
    沙奎那韋:
    沙奎那韋(軟膠囊劑型,每天共1200mg分3次服用)與依非韋倫片合用時,沙奎那韋的AUC和Cmax分別降低62%和45~50%。建議不要將依非韋倫片與作為單獨的蛋白酶抑制劑的沙奎那韋合用。
    HCV蛋白酶抑制劑
    Boceprevir:
    依非韋倫(600mg,每日一次)與boceprevir(800mg,每日三次)合用時,降低了boceprevir的血漿谷濃度。(Cmin↓44%)未直接評估此降低的臨床結果。
    沙奎那韋/利托那韋:
    沒有數(shù)據(jù)顯示依非韋倫片與沙奎那韋和利托那韋聯(lián)合應用的可能的相互作用。
    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
    在HIV感染的病人中進行了依非韋倫片與齊多夫定和拉米夫定的聯(lián)合應用的研究。沒有觀察到臨床顯著性的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沒有專門進行依非韋倫片和其他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合用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由于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與依非韋倫片通過不同的途徑代謝,而且不可能與依非韋倫片競爭相同的代謝酶和消除途徑,因此不認為有臨床顯著性相互作用。
    非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
    沒有進行依非韋倫片和其他非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合用的研究。
    抗菌藥物
    利福霉素類:
    在12名未感染HIV的志愿者中,利福平可減少依非韋倫的AUC26%和Cmax20%。50kg或更重的病人,當依非韋倫片與利福平同服時,依非韋倫片的劑量應當提高到800mg/天。與依非韋倫片同服時利福平的劑量不需調(diào)整。一項在未感染HIV的志愿者中進行的研究表明,依非韋倫可分別減少利福布丁的Cmax32%和AUC38%,并增加利福布丁的清除率。
    利福布丁對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沒有顯著影響。以上資料表明與依非韋倫聯(lián)合服用時,利福布丁每天的用量應增加50%,若每周2至3次服用利福布丁,則利福布丁的劑量應加倍。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菌藥物
    阿奇霉素:
    在未感染的志愿者中合用單劑量的阿奇霉素和多劑量的依非韋倫不會導致任何臨床顯著性的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當阿奇霉素和依非韋倫合用時,無需調(diào)整劑量。
    克拉霉素:
    將依非韋倫片每天一次400mg與克拉霉素每12小時500mg合用7天,依非韋倫對克拉霉素的藥代動力學將產(chǎn)生明顯影響。與依非韋倫片聯(lián)合用藥時,克拉霉素的AUC和Cmax分別降低約39%和26%,而克拉霉素羥基代謝物的AUC和Cmax分別增高約34%和49%。
    克拉霉素血漿水平的這些改變的臨床意義還不清楚。服用依非韋倫片和克拉霉素時,46%的未受感染的志愿者出現(xiàn)皮疹。與克拉霉素聯(lián)合用藥時,建議不必調(diào)整依非韋倫片的劑量。而應考慮選擇其他藥物替代克拉霉素。
    抗真菌藥物
    伏立康唑:
    將依非韋倫片每天一次400mg與伏立康唑每12小時200mg合用,在未感染的志愿者的研究結果為雙向的相互作用。伏立康唑的穩(wěn)態(tài)AUC和Cmax分別降低77%和61%,同時依非韋倫的穩(wěn)態(tài)AUC和Cmax分別升高44%和38%。因此依非韋倫片與伏立康唑的標準劑量應禁忌合并使用。(見禁忌)
    在未感染志愿者中,依非韋倫(300mg,每天一次口服)與伏立康唑(300mg,每天兩次)合用以后,與單獨服用伏立康唑(200mg,每天兩次)相比伏立康唑的AUC和Cmax分別降低55%和36%;與單獨服用依非韋倫600mg每天一次相比,依非韋倫的AUC是等同的,但Cmax降低14%。
    在未感染志愿者中,依非韋倫(300mg,每天一次口服)與伏立康唑(400mg,每天兩次)合用以后,與單獨服用伏立康唑(每天兩次200mg)相比,伏立康唑的AUC降低7%而Cmax增加了23%。這些差異沒有臨床顯著性。與單獨服用依非韋倫600mg每天一次相比依非韋倫的AUC增加了17%而Cmax是等同的。
    當依非韋倫和伏立康唑合用,伏立康唑的維持劑量應該增加到400mg每天兩次而依非韋倫劑量應該降低50%,比如300mg每天一次。當伏立康唑治療停止,依非韋倫應恢復到原始的劑量。
    伊曲康唑:
    在未受感染的志愿者中將依非韋倫(600mg,每天一次口服)和伊曲康唑(200mg,每12小時一次口服)合用,與單獨服用伊曲康唑相比,伊曲康唑的穩(wěn)態(tài)AUC,Cmax和Cmin分別降低39%,37%和44%,而羥伊曲康唑分別降低37%,35%和43%。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不受影響。由于尚不能給出這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伊曲康唑的推薦劑量,應考慮用其他的抗真菌藥物替代伊曲康唑。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
    與單用泊沙康唑相比,依非韋倫(400mg,每天一次口服)和泊沙康唑(400mg,每天一次口服)合用,泊沙康唑的AUC和Cmax分別降低了50%和45%。應避免泊沙康唑和依非韋倫的聯(lián)合使用,除非患者獲得的利益大于風險。
    抗瘧劑
    阿托伐醌和鹽酸氯胍:
    依非韋倫(600mg,每日一次)與阿托伐醌和氯胍(250mg/100mg,單劑量)合用時,通過葡糖醛酸的誘導作用降低了阿托伐醌的AUC75%,Cmax44%,降低了氯胍的AUC43%。應盡可能的避免阿托伐醌/氯胍與依非韋倫合用。
    降脂類藥物
    在未感染的志愿者中,依非韋倫與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合用,如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顯示他汀類藥物的血漿濃度降低。必須定期監(jiān)測膽固醇水平,及調(diào)整他汀類藥物的劑量。
    阿托伐他汀:
    未感染的志愿者合用依非韋倫(60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與阿托伐他汀(1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與單獨服用阿托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的穩(wěn)態(tài)AUC和Cmax分別降低43%和12%,2-羥基阿托伐他汀分別降低35%和13%,4-羥基阿托伐他汀分別降低4%和47%,總的有活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分別降低34%和20%。
    普伐他汀:
    未感染的志愿者合用依非韋倫(60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與普伐他汀(4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與單獨服用普伐他汀相比,普伐他汀的穩(wěn)態(tài)AUC和Cmax分別降低40%和18%。
    辛伐他汀:
    未感染的志愿者合用依非韋倫(60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與辛伐他汀(4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與單獨服用辛伐他汀相比,辛伐他汀的穩(wěn)態(tài)AUC和Cmax分別降低69%和76%,辛伐他汀酸分別降低58%和51%,總的有活性的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分別降低60%和62%,總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分別降低60%和70%。
    依非韋倫與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的合用并未影響依非韋倫的AUC和Cmax值。無需調(diào)整依非韋倫的劑量。
    抗凝劑
    華法林/醋硝香豆素:
    依非韋倫可能增加或降低其血漿濃度和效果。
    抗驚厥藥物:
    卡馬西平:
    未感染的志愿者合用依非韋倫(600毫克,口服每天一次)和卡馬西平(400毫克,每天一次)產(chǎn)生的相互作用是雙向的。卡馬西平的穩(wěn)態(tài)AUC,Cmax和Cmin分別降低27%,20%和35%,同時依非韋倫的穩(wěn)態(tài)AUC,Cmax和Cmin分別降低36%,21%和47%。有活性的卡馬西平環(huán)氧化代謝物的穩(wěn)態(tài)AUC,Cmax和Cmin沒有改變。卡馬西平的血漿水平須定期測。沒有這兩種藥物更高劑量的數(shù)據(jù),因而沒有推薦的使用劑量,可考慮選用其它抗驚厥藥物進行治療。
    其他抗驚厥藥物:
    沒有數(shù)據(jù)證明合用依非韋倫和苯妥英、苯巴比妥或其他抗驚厥藥物(CYP450同工酶的底物)存在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當依非韋倫與這些藥物合用時,會產(chǎn)生單個藥物血漿濃度的降低或升高,因而必須對血漿水平進行定期監(jiān)測。沒有進行依非韋倫與氨己烯酸和加巴噴丁合用的研究。預期無臨床顯著的藥物相互作用,因為氨己烯酸和加巴噴丁只通過尿液以原形消除,并且與依非韋倫的酶代謝和消除的路徑一致。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
    抗酸劑/法莫替丁:
    在未感染的志愿者中無論服用氫氧化鋁/鎂還是法莫替丁都不會改變依非韋倫的吸收。這些數(shù)據(jù)提示由其他藥物引起的胃酸pH的改變不會影響依非韋倫的吸收。
    激素類避孕藥
    口服:當口服避孕藥(炔雌醇0.035mg/諾孕酯0.25mg每天一次)和依非韋倫(600mg每天一次)合用14天,依非韋倫對炔雌醇濃度沒有影響,但甲基孕酮和左炔諾孕酮的血漿濃度,諾孕酯的有效代謝物在依非韋倫存在時有顯著減少(甲基孕酮AUC,Cmax和Cmin分別減少64%,46%和82%,左炔諾孕酮AUC,Cmax和Cmin分別減少83%,80%和86%)。這些影響的臨床意義尚不清楚。未見炔雌醇/諾孕酯對依非韋倫的血漿濃度有何影響。
    注射劑:有關依非韋倫和注射用的激素類避孕藥合用的信息有限。在一項去-甲羥孕酮醋酸酯(DMPA)和依非韋倫合用3個月的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血漿孕酮水平維持在5ng/ml以下,與排卵抑制一致。
    植入劑:依托孕烯(etonogestrel)和依非韋倫的相互作用還未研究。可以預見的到依托孕烯的暴露量是減少的(CYP3A4誘導),上市后的偶爾報道:服用依非韋倫的患者和依托孕烯合用時避孕失敗。
    免疫抑制劑:
    由CYP3A4代謝的免疫抑制劑(比如環(huán)孢霉素A、他克莫司或西羅莫司)與依非韋倫同時服用時,由于CYP3A4的減少可能發(fā)生免疫抑制劑暴露量的減少。可能會要求免疫抑制劑劑量的調(diào)整。開始或停止使用依非韋倫時建議對免疫抑制劑的濃度密切監(jiān)控至少兩周(直至達到穩(wěn)定的濃度)。
    美沙酮:
    一項在感染了HIV的靜脈藥物使用者中進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同時應用依非韋倫和美沙酮可減少美沙酮的血漿藥物濃度并可產(chǎn)生鴉片樣的戒斷癥狀。美沙酮的劑量需平均增加22%以減輕戒斷癥狀。應監(jiān)控患者的戒斷癥狀,必要時可增加美沙酮的劑量以減輕戒斷癥狀。
    小連翹屬植物(金絲桃屬):
    服用依非韋倫的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含有小連翹屬植物(金絲桃屬)的藥物,因為它可以導致依非韋倫血藥濃度的下降。這一效應是由于CYP3A4的誘導活性,并且可導致療效的喪失并產(chǎn)生耐藥。
    抗抑郁藥:
    聯(lián)合服用帕羅西汀和依非韋倫時,對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無臨床意義的作用,因此兩藥聯(lián)用時都不需要調(diào)整劑量。舍曲林對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沒有顯著影響,但依非韋倫可分別減少舍曲林Cmax、C24和AUC28.6-46.3%。當聯(lián)合服用舍曲林和依非韋倫時,應增加舍曲林的劑量以補償由依非韋倫誘導的舍曲林的代謝異常。舍曲林劑量的調(diào)整應在臨床療效的指導下進行。
    安非他酮(150mg單劑量,緩釋)與依非韋倫(600mg,每日一次)合用時,AUC和Cmax分別減少55%和34%。通過CYP2B6誘導,羥基安非他酮的AUC未改變,Cmax增加了50%。安非他酮劑量的增加應根據(jù)臨床療效進行,但不應超過最大推薦劑量。無需調(diào)整依非韋倫的劑量。
    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對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影響無明顯的臨床意義。依非韋倫可減少西替利嗪的Cmax24%但不改變西替利嗪的AUC。這些改變無明顯的臨床意義。因此,西替利嗪和依非韋倫聯(lián)合用藥時不需調(diào)整兩藥的劑量。
    氯羥去甲安定(Lorazepam):
    依非韋倫可分別增加氯羥去甲安定Cmax16.3%和AUC7.3%。依非韋倫對氯羥去甲安定藥代動力學的影響無明顯的臨床意義。因此兩藥聯(lián)用時無需調(diào)整各自的劑量。
    鈣通道阻滯劑:
    在未受感染的志愿者中將依非韋倫(600mg,每天一次口服)與地爾硫卓(240mg,每天一次口服)合用,與單獨服用地爾硫卓相比,地爾硫卓的穩(wěn)態(tài)AUC,Cmax和Cmin分別降低了69%,60%和63%;去乙酰基地爾硫卓分別降低75%,64%和62%;而N-單去甲基地爾硫卓分別降低37%,28%和37%。應根據(jù)臨床反應調(diào)整地爾硫卓的劑量(參照地爾硫卓說明書)。
    雖然依非韋倫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有輕微的增加(11%~16%),但這些變化沒有臨床顯著性意義,因此與地爾硫卓聯(lián)合用藥時,不必調(diào)整依非韋倫片的劑量。
    依非韋倫和其他CYP3A4酶底物的鈣通道阻滯劑(例如維拉帕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合用時,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數(shù)據(jù)提供。當依非韋倫和這些藥物之一合用,鈣通道阻滯劑的血漿濃度有可能降低。應該根據(jù)臨床反應調(diào)整劑量(參照鈣通道阻滯劑相關說明書)。
    大麻素類試驗相互作用:
    依非韋倫不與大麻素類受體結合。在服用依非韋倫片的未受感染的志愿者中報告有尿液大麻素試驗假陽性。僅在用于篩選的CEDIADAU多水平THC測定中觀察到假陽性結果,而在其他的大麻素試驗(包括用于確認陽性結果的試驗)均未觀察到假陽性試驗結果。

    依非韋倫片臨床試驗】
    在以下陳述的臨床試驗中,評價療效的主要指標是用Roche的RT-PCRHIV-1檢測分析系統(tǒng)(AmplicorTM)檢測的血清HIV-RNA<400拷貝/mL的患者百分數(shù)。用這種方法,定量低限是400拷貝/mL,為了分析基線變化的平均值,低于此限的檢測值被認定是400拷貝/mL。HIV-RNA的結果也用RT-PCR分析表示,此時的定量低限是50拷貝/mL(超敏)。
    采用未完成者等于失敗病例的分析方法(NC=F),任何理由提前結束試驗的,漏掉檢測HIV-RNA而之前或之后測量值大于定量分析下限的(>400拷貝/mL)均認為是治療失敗病例。在數(shù)據(jù)分析過程中,如表格所示,在指定時間點,患者的HIV-RNA>400拷貝/mL的亦認為是治療失敗病例。
    006研究:在未用過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或用過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RTI)(未用過拉米夫定)的患者中,比較依非韋倫片XxX茚地那韋,或依非韋倫片XxX齊多夫定XxX拉米夫定,與茚地那韋XxX齊多夫定XxX拉米夫定進行比較:
    006研究是一項隨機的、開放性試驗,以比較依非韋倫膠囊與茚地那韋(IDV)或齊多夫定(ZDV)XxX拉米夫定(3TC)合用,及茚地那韋XxX齊多夫定XxX拉米夫定合用,對未用過拉米夫定、蛋白酶抑制劑和非核苷類反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NRTI)的HIV-感染患者的血漿HIV-RNA的抑制作用。
    患者被隨機分入三個治療組中的一組:依非韋倫膠囊(每天一次600mg)XxX茚地那韋(每8小時1000mg)或依非韋倫膠囊(每天一次600mg)XxX齊多夫定(每12小時300mg)XxX拉米夫定(每12小時150mg)與茚地那韋(每8小時800mg)XxX齊多夫定(每12小時300mg)XxX拉米夫定(每12小時150mg)。
    48周的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了614名患者的資料(平均年齡36.3歲[范圍18~64]),58%為高加索人,86%為男性)。CD4細胞的平均基線記數(shù)為342個細胞/mm3,血漿HIV-RNA平均基線值是4.76log10拷貝/mL。達到血漿HIV-RNA水平<400拷貝/mL的患者百分率的NC=F分析見圖1。其它有效性結果匯總于表1。

    依非韋倫片毒理研究】
    慢性毒性
    獼猴服用依非韋倫2年,服用的劑量使血漿平均AUC超過患者服用600mg/日的AUC的2倍或9倍,觀察到輕到中度的肝臟膽管增生。一只獼猴除中度膽管增生外還有輕度的膽汁淤積。停止用藥后,膽管增生是可逆的。2年治療期末,9/10接受最大劑量依非韋倫治療的獼猴有輕到中度的膽管增生。隨后的26周的停止治療后的恢復期,先前接受最大劑量依非韋倫治療的猴子中有3/5膽管增生消失。其余2只獼猴是輕度的膽管增生。
    獼猴服用依非韋倫2年,服用的劑量要使血漿平均AUC超過患者服用600mg/日的AUC的2或9倍,觀察到輕微的甲狀腺濾泡細胞肥大。這一改變是由于繼發(fā)誘導肝酶后甲狀腺素清除率的增加所致。這一病理改變并不增加病人服用依非韋倫的危險性,因為其他已知的酶誘導劑長期治療與臨床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腫、或甲狀腺瘤無相關性。
    在服用依非韋倫1年或1年以上的獼猴中觀察到非持續(xù)性的驚厥發(fā)作,所給劑量使依非韋倫的血藥濃度超過人服用600mg/日的4~13倍。但是這些獼猴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未發(fā)現(xiàn)與依非韋倫相關的顯微鏡下改變。
    致癌性
    致癌性的研究顯示,在雌性小鼠中觀察到肝腫瘤和肺腫瘤的發(fā)生率增加,而雄性小鼠無此發(fā)現(xiàn)。在服用依非韋倫的雄性小鼠、雄性或雌性大鼠中任何腫瘤的發(fā)生率沒有增加。肝腫瘤可能是因為依非韋倫的酶誘導效應所致;但是,肺腫瘤發(fā)生率上升的原因及其在人體內(nèi)相應的效應尚不清楚。
    致突變性
    體內(nèi)和體外的遺傳毒性分析研究顯示,依非韋倫無致突變性和遺傳毒性,研究包括在S.typhimurium和大腸桿菌中進行的細菌突變分析,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中進行的哺乳動物突變分析,在人外周血液淋巴細胞或中國倉鼠卵巢細胞中進行的染色體畸變分析,以及小鼠體內(nèi)骨髓微核分析。
    生殖
    依非韋倫不會降低雌性或雄性小鼠的交配或生殖力,并且不影響經(jīng)治療的雄性小鼠的精子和后代。依非韋倫不影響雌性大鼠的生殖功能。由于在大鼠體內(nèi)依非韋倫的快速清除,這些研究中,大鼠的系統(tǒng)藥物暴露量等于或低于人體所給依非韋倫的系統(tǒng)藥物暴露量。
    發(fā)育研究
    一項正在進行的后續(xù)毒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接受依非韋倫治療的獼猴,20個胎兒/新生兒中有3個出現(xiàn)畸形。懷孕的獼猴服用依非韋倫的劑量是每日60mg/kg,這一劑量的血藥濃度與人服用600mg/日的值相似。在一個胎兒中出現(xiàn)無腦畸形和單側(cè)無眼畸形伴繼發(fā)的舌肥大,另一胎兒中出現(xiàn)小眼畸形,第三例出現(xiàn)腭裂(見注意事項)。
    依非韋倫治療的大鼠中沒有發(fā)現(xiàn)胎兒畸形;但是,每日200mg/kg的劑量組發(fā)現(xiàn)有胎兒的再吸收增加,這一劑量下的孕鼠的血漿峰濃度和AUC與人服用600mg/日的值相似。孕兔服用每日75mg/kg的依非韋倫沒有發(fā)現(xiàn)致畸性和胚胎毒性,這一劑量產(chǎn)生的血漿峰濃度類似于人服用600mg/日的值,AUC大約相當于人服用600mg/日的一半。
    已證實依非韋倫可通過大鼠、兔和獼猴的胎盤屏障。在這些動物中,胎兒血中依非韋倫的濃度近似于母體內(nèi)的血濃度。

    依非韋倫片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133265

    依非韋倫片生產(chǎn)企業(yè)】
    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這有依非韋倫片說明書/副作用/效果、不良反應、適應癥、生產(chǎn)企業(yè)、性狀、用法用量、批準文號、有效期禁忌癥及其價格等信息,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您

    最新相關文章

    • 當前沒有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 當前沒有相關文章.
    溫馨提示
    我要挑錯】【關閉窗口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交易資格證|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粵ICP備案號:粵ICP備17064671號-3
    Copyright@2013-2021 百濟新特網(wǎng)上藥店.百濟新特藥房網(wǎng) m.358cha.cn 版權所有,并保留所有權利。
    客戶服務熱線:400-101-6868 投訴與建議:020-29859339
    廣東網(wǎng)警廣東網(wǎng)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