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即座瘡,好發(fā)于青年男女面部,特別是男性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更是容易生青春痘,這些“痘子”可綿延數(shù)年或十多年不愈,甚至到30歲以后才停止發(fā)展,有的面部留下色素斑痕,很影響青年人的面容美觀。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
痤瘡的發(fā)生與飲食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注意飲食調(diào)理是防治痤瘡的一個基本方法。
皮脂腺分泌增多是引發(fā)痤瘡的重要原因,而高脂肪類食品會增加皮脂腺分泌,因此,應盡量少吃或不吃豬油、奶油、黃油、肥肉等高脂肪類食物。
腥發(fā)之物常引起過敏而導致痤瘡加重,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擴大而難以治愈。臨床上常可見到食腥發(fā)物之后,原來快要消退的“青春痘”又“東山再起”。腥發(fā)食物包括魚、蝦、蟹及貝類海產(chǎn)品;肉類中的性熱之品也屬發(fā)物,如羊肉、狗肉等,亦應忌食。
攝入高糖食品后,會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使痤瘡“層出不窮”故應少吃高糖食物。
鋅和維生素A都有控制皮膚皮脂腺分泌、減輕表皮細胞脫落與角化的作用,所以應多吃一些富含鋅和維生素A、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的食物,如牛肝、黃豆、茄子、扁豆、白菜、蘿卜、菠菜、大蔥、胡蘿卜、南瓜、西紅柿、杏及奶油、奶粉等。維生素B2具有防治
脂溢性皮炎發(fā)生的作用,維生素B6是脂肪代放映機中必需輔酶的重要成分,維生素B1有幫助消化的作用。多吃一些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富含維生素B2、B6的食物,對預防和減少青春痘的發(fā)生有一定好處,如動物肝臟、蛋類、紫菜(干)、口蘑(干)、黃豆、豌豆、酵母、雞、牛、豬肉(瘦)、胡蘿卜、香蕉、葡萄等。
中醫(yī)認為,痤瘡乃肺熱熏蒸或脾胃積熱外犯皮膚而致。辛香、辛辣刺激之品性熱,服食這類食物會使“青春痘”加重或復發(fā)。所以,煙、酒、濃茶、咖啡、辣椒、大蒜、韭菜、狗肉、雀肉、蝦等、均不宜食用。
痤瘡者食療應以清熱涼血為主,兼以潤腸通便。平常應多吃些清涼祛熱的食物,如瘦豬肉、豬肺、兔肉、鴨肉、鯽魚、蘑菇、銀耳、黑木耳、芹菜、菠菜、莧菜、萵筍、苦瓜、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茭白、綠豆芽、綠豆、黃豆芽、豆腐、蓮藕、西瓜、梨、桑椹、柚子、山楂、蘋果等。
補藥大多為溫熱之品,補后使人內(nèi)熱更甚,更易誘發(fā)痤瘡因此,諸如人參、鹿茸、紫河車等補品均不宜服用。
總結(jié)一下,青春痘飲食就是“三多兩少”
一多鋅:鋅可增加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含鋅的食品很多,如玉米、扁豆、黃豆、蘿卜、蘑菇、堅果、肝臟、扇貝等。
二多維他命:維他命A對肌膚有再生作用。含維他命A的食物包括紅蘿卜、菠菜、生菜、杏子、芒果、動物肝藏、魚肝油等。綠葉蔬菜、魚類含有的維他命B2及B6,則可參與代謝蛋白質(zhì),以及促進脂肪代謝,平復暗瘡。維他命C能有效修復被暗瘡損傷的組織,吃新鮮蔬果就可吸收到。維他命E的美容作用更不用說了。
三多粗纖維:它促進腸胃蠕動,加快代謝,使多余的油脂排出體外。此類食品有全麥面包、大豆、筍等。
一少肥甘厚味:如動物油、芝麻、花生、蛋黃等油脂豐富食物。
二少辛辣腥臊:辛辣食物易刺激神經(jīng)和血管,容易引起暗瘡復發(fā)。而腥臊則容易起過敏反應,令患暗瘡的皮膚惡化。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你:生了痘痘,切忌不要嘴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