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何改善睡眠?睡眠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復。有助于人們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科學提高睡眠質量,是人們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保障。秋天乏困我們應該調整一下作息,改善我們的睡眠質量。
一進入秋天,盡管很多人覺得自己睡的時間夠長,但一早起來依然疲憊不堪,一臉沒睡好的樣子。這是一種“秋乏”的現象。如何改善這樣一種狀態呢?首先要知道“秋乏”是秋天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癥狀就會出現,機體也出現疲憊感,就會產生“秋乏”。擁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是解“秋乏”的最好辦法。美國貝勒醫學院的行為睡眠專家瑪麗•羅斯最近提出一套改善睡眠新方法,一起來了解下。
充足的睡眠必須滿8個小時?
我們經常聽說充足的睡眠必須要滿8個小時。其實,這只是一個平均數,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有人可能需要8個多小時才能保證第二天精神奕奕,有的人也許只要滿足8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處于運轉的最佳狀態。那么,睡眠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的病人是不是會因睡眠不足而影響身體的健康,教授的回答是,這是正常現象,只要個體并沒有受到損害,一天中也感到精力很充沛,就不用擔心睡眠時間少。
別睡回籠覺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習慣:昨天晚上沒睡好,今天早早睡來補個覺,還有的人會這樣:早上起得早了,辦完事后,再回家來睡個回籠覺。其實,根據羅斯教授研究發現,當你沒有
失眠癥狀的時侯,不要為了把睡眠補回來而早早上床睡覺或者醒來后賴在床上不起來。因為這樣做不但會擾亂你的睡眠規律,導致更嚴重的失眠發生,而這樣的補覺其實也無法達到深層睡眠的程度,其結果是,讓你起床感覺更累。
睡前和煩心事Bye-bye
睡眠不好的人,尤其不能把煩心事帶到床上,因為你白天經歷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很可能會影響到你的睡眠。羅斯教授經過研究發現,很多病人白天經歷的工作或家庭方面的煩惱事,沒有得到及時解決,晚上就會失眠。當然,剛開始時,擔憂可能不是那么明顯,可是,在嘗試入睡時,這些白天的瑣事,就會像放電影一樣呈現出來,攪得人心煩意亂。羅斯教授建議:一、最好能深層次地去挖掘那些讓人擔憂的想法,并設法清除它們;二、在床上時可以選擇閱讀一些相對枯燥的書,或者練習瑜伽呼吸法,別讓那些煩心事來攪你的清夢。
羅斯教授說,我們一生中有很多時候會對外界的打擾非常敏感。很多外界因素都會讓我們產生睡眠問題,比如:年齡、激素失調、疾病、受傷、壓力和環境改變等。所以,不要過分糾結于自己的睡眠質量問題,也不要為有些壞習慣而感到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