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近日公布了靶向抗癌藥Alecensa(alectinib)一項肺癌III期臨床研究ALUR的積極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Alecensa用于晚期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三線治療,表現(xiàn)出顯著的臨床受益。該研的數(shù)據(jù)將提交至下周一(2017年9月11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2017年歐洲腫瘤內(nèi)科學會會議(ESMO 2017)。
ALUR(NCT02604342)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簽III期研究,在107例既往接受含鉑化療和輝瑞靶向抗癌藥Xalkori(crizotinib,克唑替尼)治療后病情進展的晚期ALK陽性NSCLC成人患者中開展,評估了Alecensa相對于化療(培美曲賽或多西他賽)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接受Alecensa或化療。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存在基線腦轉(zhuǎn)移的可評估患中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總緩解率(ORR),發(fā)生CNS進展的中位時間。
數(shù)據(jù)顯示,與化療相比,Alecensa使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85%(HR=0.15, 95% CI:0.08-0.29,p<0.001)。主要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中位PFS,Alecensa治療組為9.6個月(95% CI:6.9-12.2),化療組為1.4個月(95% CI:1.3-1.6)。次要終點為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定的中位PFS,Alecensa治療組為7.1個月,化療組為1.6個月(HR=0.32,95% CI:0.17-0.59,p<0.001)。該研究中,Alecensa的安全性與以往研究中一致,并與化療具有可比性。
此外,該研究還顯示:(1)總緩解率(ORR)方面,Alecensa治療組為36.1%、化療組為11.4%(95% CI:0.05-0.43)。(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ORR方面,Alecensa治療組為54.2%,化療組為28.6%(95% CI:0.23–0.78)。(3)疾病控制率(DCR)方面,Alecensa治療組為80.6%,化療組為28.6%(95% CI:0.33–0.69)。(4)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DOR)方面,Alecensa治療組為9.6個月(95% CI:6.9-不可估[NE]),化療組為2.7個月(95% CI:NE)。(5)不良事件(AE,所有級別)方面,Alecensa治療組發(fā)生率77.1%,化療組為85.3%,3-5級AE方面2個組分別為27.1%和41.2%;化療組發(fā)生1例致死性AE,Alecensa未發(fā)生。(6)AE導致停藥或劑量降低方面,Alecensa治療組發(fā)生率為10%,化療組為20.6%。
Alecensa是一種靶向ALK的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于2015年12月底獲美國FDA加速批準,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于既往接受Xalkori治療后病情進展或?qū)alkori不耐受的ALK陽性NSCLC患者。目前,Alecensa已獲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批準用于上述適應癥,包括歐盟、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Xalkoi是由輝瑞開發(fā)的一種ALK-TKI,于2011年獲FDA批準用于ALK陽性轉(zhuǎn)移性NSCLC的治療,該藥的上市極大地改變了ALK陽性晚期NSCLC的臨床治療格局。然而,一旦患者對Xalkori不再響應,則鮮有治療方案。Alecensa將為這類患者提供一種重要的新治療選擇。
ALK基因突變可發(fā)生于多種癌細胞中,包括肺癌細胞。據(jù)估計,ALK陽性NSCLC約占所有NSCLC病例的5%。在轉(zhuǎn)移性腫瘤中,腫瘤可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位。而在ALK陽性NSCLC患者中,大腦是一個常見的轉(zhuǎn)移部位。
Alecensa由羅氏旗下中外制藥研發(fā),目前正被開發(fā)用于ALK陽性NSCLC的治療,該類型肺癌常見于較年且無吸煙史的肺癌群體,尤其是名為腺癌的特定類型NSCLC群體。研究顯示,Alecensa針對腦轉(zhuǎn)移瘤具有療效,提示該藥可被大腦吸收。(來源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Roche presents data from global phase III study showing significant clinical benefit of Alecensa (alectinib) in later-line advanced ALK-positive lung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