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面神經是體內的第七對腦神經,是通過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組成;患有嚴重中耳炎和面部腮腺手術容易傷害面神經,易致面神經損傷。
面
神經損傷亦稱“面部肌肉癱瘓”。常見原因是顱中窩巖骨部及乳突部的
骨折,該部約有50%的縱行骨折和25%的橫行骨折伴發第Ⅶ顱神經損傷。面神經損傷程度可根據面部受傷后,麻痹的早晚程度、電興奮和肌電圖的檢查加以判定。顱腦損傷伴面神經損傷,傷后有外耳道溢血及溢液的病人,其中1/5可出現同側面肌無力。特別是與巖錐長軸平行的縱行骨折,面神經最易遭受牽扯、挫傷或骨折片壓榨而致早發型或遲發型面神經麻痹。
針對面神經損傷的早發型者,損傷后會立即出現面肌癱瘓,患處側面易失去表情,出現眼瞼閉合不全,口角偏向健側,尤以哭、笑時更為明顯的狀況,并患眼常有暴露性
角膜炎。如果面神經損傷在鼓索神經近端,則同側舌前2/3味覺亦喪失。遲發型者常于傷后5~7天出現面肌癱瘓,多因出血、缺血、水腫或壓迫所致,預后較好。面神經損傷最為常見的并發癥為暴露性角膜炎。
幫助治療面神經損傷,可以服用
七十味珍珠丸。七十味珍珠丸由珍珠、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黃、西紅花、體外培育牛黃、人工麝香、珊瑚、瑪瑙、九眼石、坐臺等70味組合制成的;具有安神,鎮靜,通經活絡,調和氣血,醒腦開竅等功效;適用于黑白脈病、龍血不調;
中風,癱瘓、半身不遂、
癲癇、腦溢血、腦震蕩、心臟病、
高血壓及神經性障礙。對因面神經損傷引起的面部肌肉癱瘓的失血、水腫有緩解的理想療效。
其次,對治療面神經損傷可采取的適度的護理措施。護理期后,一般恢復良好的病人大多于傷后數日至3周內即有電反應陽性表現,如果傷后6~8周仍無恢復跡象出現則后果較差。所幸,約有75%的面神經損傷可以恢復,約15%部分恢復,殘留永久性面肌癱瘓的僅占10%。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發生面神經損傷之后,在飲食上應忌生冷油膩刺激性、不易消化類食物,熱性補藥,熱性食物,煙酒,羊肉、狗肉,動物肉,帶魚和辣椒等;詳細用藥與護理可致電百濟新特藥房全國統一熱線,400-101-6868,咨詢百濟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