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單抗分子模型
最近日本Tokunaga等研究表明,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抗CD20單克隆抗體)可迅速改善難治性神經精神狼瘡(NPSLE)的臨床和實驗室指標[Ann Rheum Dis 2007,66(4):470]。
這是一項開放非對照研究,納入10例對多種免疫抑制劑治療反應不佳的NPSLE患者,比較利妥昔單抗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指標。
結果顯示,在首次輸注利妥昔單抗后28天,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意識障礙、認知障礙,精神癥狀和抽搐等均很快改善,狼瘡病情活動指數(SLEDAI)積分均有下降。對其中5例患者,療效維持超過一年,且安全性好。
流式細胞分析表明,利妥昔單抗下調了B細胞表面CD40、CD80分子及CD4+T細胞表面的CD40L、CD69和可誘導共刺激分子,提示其療效可能不僅來自CD20+B細胞的清除,下調共刺激分子、從而減輕T、B細胞相互作用可能是其迅速發揮療效的機制之一。
盡管該研究不是隨機對照研究,樣本量也較小,但獲得的臨床、影像學和實驗室指標改善非常顯著,提示利妥昔單抗可迅速有效地緩解難治性NPSLE病情,為該生物制劑用于難治性NPSLE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