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乙肝治療就等于慢性自殺。”在5.19世界肝炎日專家學術交流會上,多年堅守在乙肝診療臨床一線的煙臺解放軍107醫院肝病治療中心專家龔克主任,親眼目睹乙肝患者因忽視治療而引發疾病惡化病例逐年攀升的現狀高聲疾呼。
“從確診重癥肝炎晚期到去世,他僅僅撐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最近幾天,龔克主任一直深深為一個29歲的小伙子惋惜。“如果他能早一點重視自己的疾病,也不至于讓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
典型病例:
李姓小伙子,是濟南一家公司的業務員,雖然才30歲不到,卻是個乙肝老病號,病情總是反反復復,肝功能一直不正常,醫生多次叮囑他一定要及時治療。但他仗著自己年輕,體力好,總是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才買點藥吃,用他的話說:“這病不算啥大事,治不治無所謂,中國有那么多乙肝患者,不是都好好的嗎?再說了,我年輕,這乙肝病毒就是欺軟怕硬,你不理它看它能怎么著。”的確,他這種樂觀的心態也幫了他大忙,幾年來病情雖有反復但也總是“小打小鬧”。然而,最近一年,因為公司業務忙,他天天加班、應酬,上個月一次喝酒后他出現消化道出血等癥狀,送到了當地醫院就診,已發展為慢性重癥肝炎晚期,肝衰竭。
“又一個因忽視治療而造成乙肝惡化的病例”,龔克主任告訴筆者,這樣的病人,他今年遇到的已經有十六個。
乙肝,作為中國“第一病”,其超強的傳染性和高惡變率令人恐怖。但國家衛生部一項調查顯示,在乙肝治療上,卻有近三成以上的患者卻采取了能“熬”則熬,甚至明知是乙肝病毒攜帶卻對身體狀況不聞不問的態度,平時有癥狀了也只是服用一些保肝護肝、降酶之類的藥物,不重視定情的檢查,最終在不經意中實踐了那可怕的乙肝三部曲:乙肝、
肝硬化、
肝癌,生命就在這樣的拖延與忽視中隕落,令人噓唏不已。
龔克主任說,乙肝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決不能單憑自己的癥狀表現來判斷病情輕重,尤其是年輕人,更不能仗著自己年輕忽視乙肝治療。臨床上發現有相當數量的
乙肝病毒攜帶者一直沒有監測到肝炎活動,不表現為任何癥狀,但乙肝病毒對人體的損害卻在體內靜悄悄地進行,因此我們常說乙肝病毒是體內潛伏的“隱性殺手”。另外一些應該治療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誤認為“抗病毒治療無關緊要”,“肝功能異常時服用一些降酶藥物就行了”。其實,護肝藥物只能暫時性保護肝臟,改善肝功能,對乙肝病毒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根本性的治療措施還是堅持抗病毒、保肝護肝、增強免疫力聯合治療。
因此,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長久之計就是定期隨訪檢查,并進行科學的抗病毒治療,才能真正保護肝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