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以說是目前對健康危害最大的傳染病了,每年約有35萬人死于乙肝相關疾病,九成的
肝癌患者有乙
肝病史。當乙肝發展到晚期后,容易引起肝腹水、
肝昏迷、
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的肝臟疾病,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了解乙肝晚期癥狀對防止乙肝病情迅速惡化具有重要意義。乙肝晚期癥狀有哪些呢?
乙肝晚期癥狀——肝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
1、消化道癥狀 食欲不振,甚至厭食,進食后常感到上腹不適、惡心和嘔吐,對脂肪和蛋白質耐受性差,稍進油膩肉食肉食,極易引起腹瀉,患者因腹水和胃腸積氣終日腹脹難受。上述癥狀的產生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時對胃腸道淤血水腫、消化吸收障礙和腸道菌叢失調等有關。半數以上患者有輕度黃疸,少數有中、重度黃疸,提示肝細胞有進行性或廣泛性壞死。
2、全身癥狀 一般情況與營養狀況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嚴重者衰弱而臥床不起、皮膚干枯,面色幽暗無光澤(肝病面容),可有不規則低熱,夜盲及浮腫等。
3、內分泌紊亂 主要有雌激素增多,雄激素減少,有時糖皮質激素亦減少。肝功能減退時,對雌激素的滅能作用減弱,致使雌激素在體內蓄積,通過負反饋抑制腺垂體的分泌功能,從而影響垂體-性腺軸或垂體-腎上腺皮質激素軸的功能,致使雄激素減少,糖皮質激素亦減少,由于雌雄激素平衡失調,在男性患者常有性欲減退、睪丸萎縮、毛發脫落及乳房發育等,女性有月經失調、閉經、不孕等。患者面部、頸、上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靜脈引流區域出現蜘蛛痣和(或)毛細血管擴張;在手掌大魚際、小魚際和指端腹側部位有紅斑,稱肝掌。這些均被認為與雌激素增多有關。
當肝功能損害嚴重時,蜘蛛痣數目增多、增大,肝功能好轉時后則減少或縮小。在肝功能減退時,肝對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滅能作用減弱,導致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前者作用于遠端腎小管,使鈉重吸收增加,后者作用于集合管,至水的吸收增多。鈉水潴留使尿量減少和浮腫,對腹水的形成和加重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由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患者面部(尤其是眼眶周圍)和其他暴露部位,可見皮膚色素沉著。
乙肝晚期癥狀——門靜脈高壓的臨床表現
1、脾大 脾因長期淤血而大,多為輕、中度大,部分可達臍下。上消化道大出血時,脾可暫時縮小,甚至不能觸及。晚期脾大常伴有白細胞、血小板和紅細胞計數減少,稱為脾功能亢進。
2、腹水 腹水出現以前常常發生腸內脹氣,有腹水后腹壁緊張增加,患者直立時下腹部飽滿,仰臥時腹部兩側膨隆呈蛙狀腹狀。大量腹水使腹壓增高時,臍受壓而形成臍疝。叩診有移動性濁音,大量腹水時可有液波震顫。大量腹水使膈肌升高和運動受限,可發生呼吸困難和心悸。腹水壓迫下腔靜脈可引起腎淤血和下肢水腫。部分患者因大量腹水使腹壓升高,腹水通過膈肌變薄的孔道和胸膜淋巴漏 入胸腔,可產生胸水。
3、肝大小與肝內脂肪浸潤、再生結節和纖維化的程度有關。質地堅硬、邊緣較薄,早期表面尚光滑,晚期可觸及結節或顆粒狀,通常無壓痛,但由于肝細胞進行性壞死或炎癥時可有輕度壓痛。
4、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 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如粗糙食物、胃酸侵蝕或腹內壓升高時,可致曲張的靜脈破裂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休克甚至肝性腦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②腹壁靜脈曲張:在劍突下,臍周靜脈曲張可聽到靜脈營營聲。高度腹壁靜脈曲張時外觀可呈水母狀。③痔靜脈曲張,明顯擴張形成痣核,破裂時引起出血。
百濟藥師溫馨提示:出現乙肝晚期癥狀時一定要引起患者的注意,必須立即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