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發(fā)展中國家發(fā)病率高,據統計,全世界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攜帶者)超過2.8億,我國約占1.3億。多數無癥狀,其中1/3出現肝損害的臨床表現。目前我國有乙肝患者3000萬。乙肝的特點為起病較緩,以亞臨床型及慢性型較常見。無黃疸型HBsAg持續(xù)陽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乙肝疫苗的應用是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乙肝晚期的癥狀之一體現在皮膚上:晚期乙肝患者的乙肝癥狀會在皮膚上顯現,比如出現毛細血管擴張,有蜘蛛痣、肝掌等。
那么,乙肝病毒幾種傳播途徑呢?
HBV可通過血液、精液、尿液、唾液、淚液、汗液、乳汁等各種體液排至體外。然后通過以下途徑傳染易感者。
1.血液或血制品:其中醫(yī)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器的針頭、手術器械,尤其是輸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體內。所以主要途徑是“病從血入”。
2.母嬰圍產期傳播:母嬰傳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母親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時嬰兒受染十分常見。
3.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目前已明確HBV存在于唾液、汗液等體液中,可能通過密切接觸而傳播HBV。主要發(fā)生在家庭內或公共場所,亦可發(fā)生在學校、工作單位的集體宿舍。
4.性接觸亦可可能傳播乙肝,但不會經呼吸道傳播。
掌握乙肝的傳播途徑,在日常生活多加注意,就可以避免感染乙肝。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肝病患者要忌飲酒。酒精的90%要在肝臟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fā)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