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發病機理極為復雜性,從而導致乙肝治療難度的增加。首先,乙肝病人肝臟受損不是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繁殖的直接結果, 而是機體的免疫反應失常造成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可激發機體產生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種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免疫反應,并激發自身免疫反應引起免疫調節功能紊亂。機體的這些免疫反應,可清除已感染病毒的肝細胞, 又可引起肝細胞的損傷, 造成不同類型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轉歸。
通常,乙肝輕癥患者一般不需住院治療,科學服用藥物即可控制病情發展。乙肝重癥患者則須短期住院治療,結合中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從而可達到治療目的。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必須正確了解乙肝藥物的治病機理,結合醫生處方科學用藥,以免產生抗藥性或不同藥物間的排異性。目前,治療乙肝的藥物不下上百種,幫助患者正確選擇藥物是每一個藥物工作人員首當其沖的職責。
10多年的國內外臨床研究資料經驗表明,至今還沒有一種藥物或一種療法可以把大多數慢性乙肝病例治愈,或應用后取得長期抑制病毒的療效。研究一種治療慢性乙肝特效藥物或特效療法,已成學醫學界的重點科研攻關課題。為達到預期治療目的,我國知名醫學專家自2001年起陸續提出不少聯合療法的新策略,其中三種聯合治療方案比較值得推敲。
所有聯合治療方案均系抗病毒為主,免疫調節和護肝為輔。
第一種聯合治療方案:干擾素(抗病毒)+免疫調節藥物+護肝藥物
干擾素(α-IFN)是早已耳熟能詳的治療慢性乙肝炎的最有效藥物之一。干擾素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抗細胞分裂和抗肝纖維化作用。由于利用了獨特的治療機理,α干擾素成為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最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藥物之一。干擾素并不進入宿主細胞直接殺病毒,它首先與靶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細胞內酶激活,然后觸發一系列細胞反應,使宿主細胞產生一組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AVP)能激活RNA酶L,裂解病毒mRNA,阻斷病毒mRNA轉譯、干擾DNA合成及病毒蛋白的合成,從而阻止病毒復制;還可通過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內、去除病毒蛋白的套膜以及干擾病毒裝配等環節起到抗病毒作用。
由于干擾素本身不具備免疫調節和護肝作用,所以利用干擾素治療乙肝必須輔以左旋咪唑涂布劑或白細胞介素等藥物進行肌體免疫調節,同步配以肌苷片等護肝藥物的護肝治療。也就是說,以干擾素為主的聯合治療乙肝方案至少要有三種有效藥物的同步治療為保障。由于干擾素利用了“以毒攻毒”的原理抑制乙肝病毒,從而注定這種治療方案必然存在無法克服的天然缺陷。其特殊的抗病毒原理警示患者不能長期用藥,否則必然對患者臟器和精神造成極大的健康隱患。
第二種聯合治療方案:阿德福韋酯(抗病毒+免疫調節)+護肝藥物
阿德福韋酯是最新一代治療乙肝的核苷類化學藥物。阿德福韋酯具有獨特的治療原理,一方面它通過抗病毒藥抑制乙肝病毒復制,迅速降低血內乙肝病毒量;另一方面它能很快地改善患者體內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特異性免疫淋巴細胞的功能。在這個基礎上,再用抗乙肝病毒特異性主動免疫療法修復與重建患者特異性抗病毒免疫,并通過這種抗病毒免疫更持久地抑制乙肝病毒復制,甚至將病毒從肝內清除掉,結束患者的持續病毒感染狀態。
不難看出,阿德福韋酯利用免疫調節法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以阿德福韋酯為主的治療乙肝方案需輔以相應的護肝治療,如肌苷片等,共同達到有效治療目的。目前,阿德福韋酯的市場銷售價格為200元(具體價格以門店價格為準)/盒以上,一般患者難以長期承受昂貴的藥價。作為拉米夫定的新生替代產品,阿德福韋酯亦存在不適合長期用藥的缺陷。長期服用此類藥物不僅會導致患者產生耐藥性,還可能對患者的肝臟和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傷。
第三種聯合治療方案是:苦參素(抗病毒+免疫調節)+肌苷片(護肝)
苦參素是氧化苦參堿(含量98%以上)和少量的氧化槐果堿的混合堿,十九世七十年代被現代醫學收載準確用于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苦參素具有特殊的氧化結構,從而使藥物的分子極性增大,具有獨特的作用機理和療效。苦參素特殊的分子結構決定其易快速進入并集中于人體受HBV侵染的肝細胞,迅速封閉HBV的共價閉合環狀DNA的遺傳信息,暴露的共價配鍵通過激活核酸內切酶對HBV-DNA的復制模板進行滅活,抑制細胞分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顯著降低乙肝核心抗原(DHBV-DNA)水平,同時改變肝細胞漿的生化特性,使潛伏期的病毒失去必需的生存環境而死亡,不會造成病毒變異。素有“植物干擾素”美譽的苦參素具有獨特的雙向免疫調節劑作用。在低濃度時可刺激淋巴細胞增殖,高濃度時則抑制淋巴細胞增殖。苦參素亦能起到提升人體白細胞的作用,對慢性肝炎患者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效果。苦參素屬于中藥取材,價格低廉,長期用藥不會產生耐藥性,且不會對肝腎造成潛在傷害。由于苦參素具有明顯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和自身免疫調節作用,在服用苦參素治療乙肝期間只需輔以適當的抗肝治療,如肌苷片等,即可達到科學治療乙肝的目的。
在種種護肝藥物中,我們發現每種聯合治療方案中都需要護肝藥物的輔助治療,其中肌苷片是醫生們最常推薦的首選護肝藥物之一。其原因不僅因為肌苷片價格低廉,還因為肌苷片源自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素有“綠色發酵原料”之稱的肌苷。與此同時,肌苷片擁有其它藥物無法比擬的護肝優勢。肌苷是生命的重要物質,屬輔酶類藥物。由于細胞膜通透性良好,肌苷能直接進入細胞,轉變為肌苷酸,進而變為肌苷酸及三磷酸腺苷(ATP)參與代謝,提高各種酶的活性,特別是輔酶A與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從而使細胞在缺氧狀態下繼續進行代謝,活化肝臟功能,促進受損肝臟的恢復,刺激產生抗體,防止肝纖維化、肝脂防化和肝硬化。肌苷還可用于治療肝臟、心肌等細胞損害,改善臟器的功能異常,對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中央視網膜萎縮等癥亦有明顯療效。我們今天了解到的許多抗病素藥物(利巴韋林、阿德福韋酯等),抗腫瘤藥物(阿糖胞苷,肌苷酸鈉等),抗艾愛滋病藥物(異丙肌苷等)都是肌苷的衍生產品。
對比三種聯合方案不難得出結論,苦參素(抗病毒+免疫調節)+肌苷片(護肝)的聯合治療方案更適用、更經濟、更安全、更有效。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案有益于患者及早走出治療誤區,達到科學有效的治療目的,減輕用藥經濟負擔。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