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血糖控制是糖友們必做的事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們都非常關心自己的血糖水平。一般醫生都會要求患者檢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水平,但有患者經常只檢查了空腹血糖而忽視了餐后2小時的血糖檢測。但是這樣的做法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發生血栓性病變的危險性。
一般醫生都會要求糖尿病患者檢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水平。不少患者就問醫生:只檢查空腹血糖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檢查餐后2小時的血糖?是不是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那么到底是空腹血糖重要,還是餐后2小時血糖重要呢?我們的回答是:兩者都重要。因為大量臨床觀察發現,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餐后血糖越高,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機會就越高。而且,餐后血糖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也會增高。餐后高血糖使凝血活性增加,患者發生血栓性病變的危險性也會增加。
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了解餐后血糖的意義更大。首先,餐后高血糖經常是2型糖尿病發病前最早出現的一個臨床指征。當患者餐后2小時的血糖達到7.8~11.1mmol/L時,醫生會診斷其為糖耐量減低(IGT)。IGT是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介于正常與糖尿病之間的中間狀態。如能早發現并盡早在IGT階段進行干預,則有望減少其發展為糖尿病的百分比。事實上,IGT呈隱襲過程時,就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直至出現了心腦血管疾患后,才發現自己原來有糖尿病的原因。對已經得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將餐后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對防止日后出現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癥有重要意義。
餐后血糖值可以為糖尿病的出現提供信號指示,如果餐后血糖值長期處在異常的范圍之內,那么就會出現白內障、神經病、腎臟病、心臟病等等。糖尿病餐后血糖值的檢驗跟空腹血糖值的檢驗一樣重要!下面百濟藥師提供幾個降低糖尿病餐后血糖值招數。
第一招:每天可以制定出超過3餐的飲食計劃,不能一次吃太多,也不能不吃或者吃得很少,同時,在兩餐之間可以適當吃一些水果,以及吃一些可以當水果吃的蔬菜也是可以的。
第二招:若餐后血糖值控制仍不夠滿意,可以用α-糖苷酶抑制劑,可延緩食物在腸道中的吸收,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值目的。另外使用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可刺激胰島素分泌,也可降低餐后血糖值。該類藥物不僅療效好,即使單獨使用也不會導致低血糖發生。這些藥可以采用小劑量藥物進行干預,效果會更好。
第三招:除了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外,還要持之以恒地運動,患餐后血糖值比較高的患者,可以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同時減肥輕身,特別是減少腹部脂肪,是防治餐后血糖升高的根本措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希望糖尿病病人能做到每天測一次血糖。對于糖化血紅蛋白,1型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島素,一年最好能測4次糖化血紅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最少一年測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