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糖尿病發病率的不斷增長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飲食熱量過高、缺乏運動,吸煙等均是導致糖尿病發病急劇增加的因素。我國目前約有糖尿病患者3980萬,患病率為2%~4%。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增長了5倍多,是全球糖尿病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國。
糖尿病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會引發并發癥,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且無法治愈。
糖尿病疾病分型介紹: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并且終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體內胰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已經徹底損壞,從而完全失去了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在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出現糖尿病。一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被破壞達80%以上,病人出現糖尿病癥狀。導致胰島β細胞大量破壞的原因可能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發特異性自身免疫反應選擇性破壞胰島b細胞。因為胰島β細胞絕大部分被破壞,任何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因素都不能促使b細胞合成與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絕對缺乏,易發生酮癥,必需使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后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并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卻大打折扣,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可能處于一種相對缺乏的狀態。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樣進行胰島素治療。總之,2型糖尿病治療的短期目標是控制血糖,長期目標是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其基礎治療方案主要由運動和飲食構成,但是藥物治療和血糖監測往往也非常關鍵。
繼發性糖尿病: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 切除等引起者應結合病史分析考慮。病員有色素沉著,肝脾腫大,糖尿病和鐵代謝紊亂佐證,應注意鑒別,但較少見。其他內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鑒別時可結合病情分析一般無困難。應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應予隨訪而鑒別。一般于應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復。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較差,或已出現了相關并發癥,如失明、明顯的腎臟受損或曾有心肌梗死、中風病史,盡量不要進行手術治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