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由于機體胰島素組織破壞不能產生的胰島素或機體不能適當地利用胰島素所致。
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腺的胰島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幫助機體利用來自飲食中的糖、淀粉和其它食物的能量供機體正常代謝需要。而當胰島素缺乏或效力減低時,就使機體消化碳水化合物(糖類和淀粉)時產生的葡萄糖不能利用,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引起許多嚴重的臨床表現。血糖升高因滲透性利尿作用而引起口渴、多飲多尿。葡萄糖是機體所需能量的主要燃料,不能被利用,體內蛋白、脂肪消耗增多引起乏力,體重減輕,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需多進食物,逐漸形成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現,即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典型的癥狀。
1型糖尿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少年兒童居多,1型糖尿病患者只占發病的5%左右。癥狀通常短期內出現明顯的小便頻繁、極度饑餓和口渴、體重減輕、虛弱或疲乏!
2型糖尿病占發病的95%。絕大多數患者為此型糖尿病,尤以中老年居多,本型病人80%體重超標,起病緩慢,病情相對較輕甚至無明顯糖尿病癥狀,反而出現餐后反應性低血糖,或以并發癥為主要表現而就診,尤其要警惕老年人隱性糖尿病。人到老年,由于腎臟動脈硬化,腎血流量減少并且老年人的反應遲鈍,故隱性糖尿病較少有三多一少的表現,因沒有及早發現,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久之,人體的微血管發生病變,引起血管壁增厚,管腔變狹窄,影響了組織和血管的血液供應,而出現并發癥。如:心臟病、腎病、白內障、周圍神病炎等。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胰島素是體內的正常激素,因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產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島素。
1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一直被描述成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并最終破壞它們制造胰島素的能力沒有胰島素身體就不能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