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糖尿病并發癥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治療是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措施。合理控制飲食,可以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控制對患者而言,不論病情輕重、有無并發癥,也不論是否用藥物治療,均應長期堅持和嚴格執行。那么,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百濟藥師為您解答。
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順序:
①飯前可先吃一點生黃瓜或西紅柿;
②吃飯先喝湯;
③吃飯先吃些用餐的菜;
④再吃主食和蔬菜。
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方法:
①細嚼慢:喝湯不要端起碗喝,吃飯一口一口吃,不要狼吞虎咽;
②在餐桌上吃,不要端著飯碗邊走邊吃;
③專心吃飯,不要邊吃邊干活(或看電視);
④飯要一次盛好,不要一點一點加飯;
⑤吃完飯就離開餐桌,不要吃完了還不愿下桌;⑥不打掃剩菜飯:
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習慣:
在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除按每天攝取的總熱量計算三大營養物質的3餐分布以及食物熱量互換外,還應強調食物的合理烹飪方法。一般情況下:在標準量下(一般為50 g)某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上升所產生的血糖。血糖生成指數與食物的熱量、數量無關,而與除人體差異外食物消化吸收的速率有關。且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類型結構、含量以及食物的物理狀態和食物的加工制作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新鮮土豆的血糖生成指數為(70.0±8.0)%,炸土豆片則為(51.0±7.0)%。因此,某些食物加工后的淀粉糊化程度亦會對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產生影響,其原因可能與該食物在加工烹制過程中內含的淀粉顆粒由于水和熱的作用,出現不同程度的膨脹甚至破裂分解即淀粉糊化有關,因淀粉糊化程度越高越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快速代謝為葡萄糖。
進食粥類食物與非粥類食物的患者早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提示粥類食物其淀粉糊化程度較非粥類食物高,因而越是淀粉糊化程度高、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其血糖生成指數值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糖尿病并發癥的飲食多吃南瓜、苦瓜、洋蔥、黃鱔等,對多飲、多食、多尿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調節血糖濃度的功能,適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