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發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無奈爆出霸王洗發水致癌,繼而再爆出多種洗發水致癌,消費者一時間陷入了“洗發危機”。
一個洗發水產品,有報告稱可以包括數十種化學物質,甚至更多。一般的洗發水大致含有表面活性劑、調理劑、潤發劑、保濕劑、乳化劑、黏度調整劑等等,而每一類別都有若干種物質可供選擇,企業將產品配方視為商業機密,一般消費者很難細致端詳。而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絕對的毒物,也不存在絕對的無害物質。有害與無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接觸劑量、接觸時間和接觸方式。
但迄今為止,并沒有看到過使用洗發水導致中毒或
腫瘤的患者。反而是長期頻繁的染發會致癌。染發是當今社會的時尚之舉,而且花樣品種愈來愈多。然而,許多科學研究資料證明,染發劑中含的硝基苯、苯胺等有毒化學物質容易被皮膚吸收,長期使用易對人體產生致癌作用。與染發劑有關的
癌癥有
膀胱癌、
腎癌、
乳腺癌、
皮膚癌。國外學者曾做過一個調查,在100名乳腺癌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有長期使用染發劑的歷史,因此不可長期頻繁的染發。
與其過度關注洗發水致癌事件,倒不如實在一點減少染發、電發的次數。因為我們不能排除洗發水事件后,有可能繼續上演沐浴液、牙膏、衛生紙等一系列致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