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宮內膜檢查
子宮內膜的組織學診斷是
子宮內膜癌最直接的證據,為診斷的最后依據。內膜的獲得有兩種方法:①內膜活檢:在宮腔鏡直視下直接采取懷疑有病變的子宮內膜。這種方法取位準確、安全、簡便、創傷小,陽性率高。②診斷性刮宮:診斷性刮宮是確診宮體癌最有效、最可靠的診斷方法。為明確病變是否累及頸管,應行"分段刮宮",即先搔刮頸管,再探宮腔,擴張宮頸,依次刮取宮內膜,刮出組織注明部位,分別送病理檢查,避免互相污染和混淆。
2.細胞學檢查
細胞學檢查包括陰道細胞檢查、宮腔組織學檢查、腹水細胞學檢查,臨床診斷陽性率約50%左右。這種檢查目前只作為普查的手段,可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最后診斷仍需子宮內膜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
3.宮腔鏡檢查
子宮內膜癌在鏡下表現息肉型、結節型、乳頭型、潰瘍型、彌漫型,并可在直視下活檢,避免了常規診斷刮宮的誤漏,常用于協助確定不規則陰道出血或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原因,但有文獻報道,此法有可能引起內膜癌的擴散,所以,必須由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操作。
4.其他檢查
①B超檢查:超聲顯像用于觀察子宮大小、宮腔內有無占位性病變等。可以在不同的子宮切面上顯示病變情況。陰道超聲可顯示子宮內膜的厚度及形狀,有助于子宮內膜癌的診斷。B超檢查簡便、無創傷、價廉,可迅速獲得結果,提示
腫瘤累及范圍,這對確定治療方案及手術范圍有重要意義,是臨床常用的輔助診斷方法:②CT與MRI檢查:主要用于觀察宮腔、宮頸病變,特別是肌層浸潤的深度及淋巴結轉移等,對子宮內膜癌的的分期有利。③淋巴造影:子宮內膜癌的淋巴轉移越來越受到重視,如腫瘤已侵犯宮頸管,其轉移途徑和原發
宮頸癌一樣。淋巴造影常用于術前發現淋巴結轉移,可作為預后的指標,但不能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