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是上腹部規律性疼痛,常伴有反酸、噯氣等癥狀。一般于進餐或服用抗酸劑后癥狀可以緩解。患者對自身規律性的癥狀印象很深,在就診時常會敘述得很清楚。
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
腫瘤,還有胃粘膜脫垂癥、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那么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有哪些?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部位在上腹部,疼痛的特點是節律性、周期性和長期性。
其中,較為常見的的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有:
1、腹痛為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表現突出,同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食物殘渣及胃液。常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心悸、出汗、脈速弱、血壓下降等,此為原發性休克表現,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表現嚴重程度與患者神經系統反應性、穿孔大小、腹腔污染程度有關。
2、穿孔1—5小時后,以上各種癥狀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腹痛及腹肌緊張有所減輕,但壓痛仍很明顯。隨著腹腔滲出液的吸收以及繼發細菌性感染,患者很快出現發熱、呼吸淺促、脈搏快弱、血壓再次下降等癥狀,腹痛再度加重,呈彌漫性全腹痛,也可集中于上腹或右下腹部,腹脹明顯,此時已繼發腹膜炎。穿孔10—12小時后,如癥狀繼續加重,可進入腹膜炎晚期,出現寒戰、高熱及中毒性腸麻痹等癥狀,最終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3、老年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對穿孔的反應及耐受性與青壯年患者顯著不同。其腹痛很輕,可無腹肌緊張,但嘔吐、腹脹較重,容易休克,病情發展快,預后較差,應予高度警惕。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十二指腸潰瘍的癥狀常有周期性發作和緩解的特點,每次發作時間長短不一,多數為2—4周,其余短的可只有幾天,長的可8—10周。發作間的緩解期也長短不一,有些為1—3個月,有的短些,有些更長。在緩解期,患者可以任意進食而不發生疼痛。有不少病例,這種周期性發作呈季節性,常在秋季和春季時發病,而在夏季和冬季則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