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普外科的黃國強、于吉人、馮永生等人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老年
胃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EN)的可行性、安全性與臨床效果及其與腸外營養支持(TPN)的比較。研究指出,腸內營養符合生理狀態,可促進機體恢復,減少并發癥,且價格低廉,可作為老年胃癌患者術后首選的營養支持方式。 該論文發表于2012年第9期《中國老年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回顧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該院行胃癌根治術的老年患者60例,EN組和TPN組各30例。比較兩組術后恢復情況、營養指標及并發癥。
結果EN組患者術后恢復肛門排氣時間提前,住院時間少于TPN組,有顯著性差異。兩組患者術后第7天總蛋白、
白蛋白和血紅蛋白均較術后第1天顯著升高,但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EN組并發癥發生率(6.7%)明顯低于TPN組(16.7%),有顯著性差異。
腸內營養(enteral nutrition,EN)是經胃腸道提供代謝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其他各種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式。其決定于時間長短、精神狀態與胃腸道功能。 腸內營養的途徑有口服和經導管輸入兩種其中經導管輸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腸管,鼻空腸管和胃空腸造瘺管。
隨著近年來對胃腸道結構和功能研究的深入, 逐步認識到胃腸道不單純是消化吸收器官,同時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因如此,較之胃腸外營養(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EN的優越性除體現在營養素直接經腸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給藥方便、費用低廉外,更顯示有助于維持腸黏膜結構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優點。故在決定提供何種營養支持方式時,首選EN已成為眾多臨床醫師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