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不能自行正常排尿的人士,如尿失禁或是尿道切開術后還需要理療的人士,為了達到正常排尿的目的,就必須使用一種塑料的細長管-被稱為導尿管,配合尿袋來進行人工排尿,這種方法簡單、快捷,但會略感不適。 那么尿失禁患者的尿袋要如何更換呢?
尿液必須從膀胱中排出,如果滯留時間太長,尿液會變質導致泌尿系統感染。正常情況下,膀胱內是無菌的,但前尿道口外1/3尿道口卻不能保持無菌。導尿時無菌操作不正規、消毒不嚴格、操作不帶手套或被污染,可將尿道口的細菌帶入膀胱,造成菌尿。細菌逆行侵入。為避免造成泌尿系統感染, 換尿接管及尿袋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尿袋更換程序:
⑴洗手、帶口罩、準備用物。
⑵攜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對床號、姓名,向病人解釋此次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目的:預防感染,保持清潔;注意事項:為保證操作順利進行操作中請不要亂動體位,雙手)。
⑶ 擺體位,暴露引流管接頭處(注意保護病人隱私)洗手。
⑷ 戴手套,打開無菌包。
⑸ 消毒引流管接頭處,無菌紗布包裹,止血鉗阻斷到尿管末端,斷開引流管接頭。
⑹ 另取紗布包裹引流管接頭,用止血鉗固定,放置妥當。
⑺ 打開無菌引流袋,用無菌方法連接導尿管,松開止血鉗。
⑻ 為病人擺舒適臥位。
⑼ 感謝病人合作。
⑽ 整理用物。
⑾ 洗手。
除了尿袋更換程序要注意外,還要注意更換的周期。3天內每日換尿袋組菌尿發生率明顯高于不換尿袋組。嚴格執行密閉式引流為最佳方法,可使菌尿發生時間推遲。破壞其密閉性可能造成感染機會。再加上創傷后機體免疫力下降,不斷打開密閉系統更增加了感染的機會。置管3天內沒有必要更換尿袋。10天的比較結果不換尿袋組菌尿發生率遞增明顯,因此留置導尿尿袋應1周更換1次。留取尿標本時應密閉狀態下取尿,嚴禁不必要地打開密閉系統,增加感染機會。
手術后感染在醫院感染中占相當重要的地位,是造成手術失敗和術后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患者留置尿管持續膀胱沖洗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術后除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外,在換尿接管及尿袋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