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長效干擾素
干擾素α是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
丙型肝炎的首選治療,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清除病毒,療效持久,阻止
肝硬化或
肝癌的發生。但普通干擾素治療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點,半衰期短,只有4個小時,就是說如果今天注射了干擾素α,第二天體內的干擾素就完全清除了。所以,干擾素不得不每隔一天就注射一次,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當體內的干擾素α清除后,體內的病毒又重新復制,不能持久地抑制病毒。
為了克服普通干擾素α的缺點,1990年初,美國著名的干擾素研究機構,先靈葆雅公司研究所(SPRI)開始進行長效干擾素α-2b的研發。目的是改善普通干擾素α-2b半衰期短的特性。
普通過干擾素半衰期短的原因,一是大量干擾素由于分子太小,通過腎臟“漏”了出去,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另一個原因是被免疫系統清除。聚乙二醇是一種惰性、易溶于水、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物質,普通干擾素經過它的“改造”后,分子就會變大,不能或很少由腎臟“漏”出,達到了延長在體內存在時間的目的。普通干擾素α-2b的半衰期只有4個小時,而經過聚乙二醇化的干擾素α-2b的半衰期達40個小時,所以,聚乙二醇干擾素又叫長效干擾素。
干擾素必須通過與細胞表面一種叫做干擾素受體的蛋白質結合才能起作用,干擾素結合干擾素受體,就象是用鑰匙去開鎖,如果鑰匙不對,鎖是打不開的,同樣,只有干擾素與受體的精確結合才能把干擾素的作用發揮出來。聚乙二醇化后,干擾素與受體的結合會受到影響,使它的活性下降,而這種影響的大小取決于聚乙二醇分子的大小,聚乙二醇的分子越大,影響就越大。經過多年反復的研究,SPRI最終確定12KD(一種衡量分子大小的指標)分子大小的聚乙二醇是最理想的聚乙二醇,它在延長半衰期的同時,對干擾素活性的影響最小,既保證了一周一次給藥,又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抗病毒活性,這種新型的干擾素換代產品就是長效干擾素α-2b。
新型的干擾素長效干擾素α-2b的半衰期為40個小時,可以在體內持續作用168小時,剛好滿足一周一次給藥。長效干擾素α-2b保留了30%的腎臟清除率,這樣,當干擾素治療期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時,撤藥快速,便于對干擾素不易耐受的病人調整劑量,大大提高了長效干擾素治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