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輕度痤瘡可自愈,但是對于中重度的痤瘡,一般醫學上建議用外用藥消炎抗菌,例如阿達帕林凝膠、克林霉素凝膠等,并結合口服恩普洛等藥物徹底治療。事實上,如果再能結合中藥治痤瘡,可能療程能進一步縮短。
痤瘡是常見的皮膚病,發于青春期身體發育、身體壯實的青壯年也有些是由于平常喜食辛辣油膩之物,進食新鮮蔬菜水果較少。導致身體濕熱積聚,形成面部小不等的炎癥性結節。輕者影響美觀,重者紅腫熱痛,出現膿腫,損壞皮膚。由于患者的體差異不同,治法也不同。根據癥狀的不同,痤瘡可分肺熱、胃熱、血瘀三種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對癥治療。
肺熱型主要表現為
粉刺紅腫疼痛,伴有瘙癢、口干、小便黃、大便干燥等特征。治宜以清肺涼血。處方:清肺解毒飲,雙花、蘆根、連翹各30克,菊花、桑葉、黃芩、桔梗各15克,知母、公英、地丁、竹葉各2c克,甘草6克,水煎服。配合魚腥草合劑,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化毒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10天為一個療程。
胃熱型主要表現為粉刺口周為多,連綿不斷.可以擠出黃白色膿液,面部出油,伴口臭口苦,大便黏滯不爽。治宜清利濕熱,給以清胃散水煎服。配合清胃黃連丸,每次6克,每日3次。五黃丸,每次服4粒,每日3次,連服10天為一療程。
血瘀型主要表現為痤瘡日久不消,質地堅硬。觸壓有疼痛.顏面皮膚粗糙。治宜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給以化瘀湯水煎服,配合血府逐瘀丸6克,黃柏丸4粒.每日3次,連服10天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