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為嚴重的一種,該病多發于青壯年,經常會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病,發病時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都非常大。疾病的療養需要在飲食上配以調理,才能使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但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一種精神疾病,并不是身體上的疾病。有的人想當然的就認為精神分裂癥的飲食沒有什么需要注意,那么這樣的精神分裂患者需不需要注意飲食呢?
日常飲食對于睡眠的影響很大,飲食不當很可能誘發或加重精神疾病的復發,比如說晚餐吃了一些不能吃的食物,就會加重精神疾病的發生,精神分裂癥的五大飲食禁忌讓我們了解一下:
首先,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禁止喝酒,及含酒精類的飲料及食品。其中的乙醇對腦神細胞有刺激性,對精神病患者危害很大;
其次,禁止服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蔥、姜、大蒜、咖喱、桂皮、茴香、芥末、濃茶、咖啡等,這類食物會增加神經興奮性,尤其是躁狂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應該更要注意;
第三,狂躁型病人多有火熱現象,如面紅耳赤、大便秘結等等,所以忌食助熱動火的食物。除上述辛辣食物外,羊肉、牛肉、狗肉等亦當禁忌。可選食瀉火通便飲食,如綠豆湯、清涼飲料、多纖維蔬菜等;
第四,忌食帶刺、帶骨的魚(可用魚丸、魚片、魚糜、魚松、魚羹等),忌用帶骨的肉類,用有殼的食物和帶殼的硬果類,以免病人自傷;
最后,忌過飽和食用過分油膩或油炸之品。這些食物難以消化吸收,使神經處于長期的興奮狀態,對病情不利;
可見不恰當的飲食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也是有影響的,會導致病情的加重。所以家里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對于上面提到的五大危害,一定要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