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瑞沙可以在康德樂大藥房的上海百微店、北京朝陽店、廣州越秀店、武漢店、濟南店、南京店、中山店、湛江店購買,或致電廣州總店客服400-101-6868.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所有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列首位,由于早期癥狀隱匿,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以吉非替尼為代表的一代EGFR-TKI藥物的問世,突破了傳統放化療的局限,使得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生存期顯著延長, 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然而,治療帶來的耐藥問題卻成為患者的又一困擾,使治療再度陷入瓶頸。
今年3月,全球和中國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AZD9291)在中國獲批,并于4月中旬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臨床研究顯示,與化療相比,奧希替尼對于經一代EGFR-TKI藥物治療發生T790M突變耐藥的患者,具備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不僅能顯著抑制腫瘤進展,也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泰瑞沙的上市,不僅讓患者可以擺脫耐藥困境,同時三代靶向藥物與之前的靶向治療精準接力全程靶向治療,讓患者獲得高質量的生存。
探索靶向治療耐藥機制,強效精準抑制T790M突變
肺癌作為危害我國公眾健康的重大疾病,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疾病負擔。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病的肺癌患者超過73萬人[ Wanqing Chen,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肺癌死亡人數超過61萬[ 周清華,汪蕙,孫燕,《中國肺癌雜志》,2001, 4(1):8-9.],而總體五年生存率僅為16.1%[ 周清華, 范亞光, 王穎,等. 中國肺部結節分類、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J]. 中國肺癌雜志,2016, 19(12):793-798.]。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宋啟斌教授介紹,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占肺癌病例總數的85%[ Takashi Kohno, et al.,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5 Apr; 4(2): 156–164.],其中約30%-40%會發生EGFR基因突變[ Qiong Z, et al., Lung Cancer. 2015 Feb;87(2):117-21.],突變率遠高于歐美人種。2000年以來,靶向治療發展迅猛,以易瑞沙為代表的第一代EGFR-TKI藥物的應用,推動了我國肺癌診療進入靶向時代,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顯著延長。
然,腫瘤幾乎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耐藥,導致疾病再次進展。上海市胸科醫院陸舜教授介紹:“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EGFR突變患者,人數占全球近一半。大多接受一代、二代EGFR-TKI藥物治療的患者,會在治療后一年左右耐藥。自2005年一代靶向藥進入中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耐藥的患者數量龐大。起初,由于認識水平有限,我們對耐藥的原因十分困惑。隨著精準醫療的進步,我們發現,大約三分之二的耐藥患者出現T790M突變,它是引起耐藥的主要元兇。但很可惜,當時還沒有很好的藥物能抑制T790M突變引起的耐藥,患者只能重新回到放化療。尋找能繼續控制病進展的靶向治療方案,成了患者最迫切的需求。”
為了克服T790M耐藥突變,阿斯利康的科學家經過對耐藥機制的持續探索,成功研發出療效與安全性兼具的第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強效精準抑制T790M突變。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介紹:“我們在臨床試驗中欣喜地看到,對于經一代EGFR-TKI治療后病情進展的T790M突變患者,奧希替尼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它能與EGFR敏感突變和 T790M突變位點結合,強效、精準地抑制由于T790M突變引起的腫瘤耐藥。去年世界肺癌大會公布的AURA3臨床試驗中,奧希替尼第一次顯示出超過10個月的無疾病進展生存期,而以往的化療取得的只有4-5個月,同時,疾病進展風險相比化療降低了70%。此外,奧希替尼在療效和安全性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不良反應小,耐受度和依從性高,能更好地確保患者從治療中獲益。”
吳一龍教授表示:“短短十多年里,肺癌的靶向藥物已從一代發展到如今的第三代,我們對抗肺癌的武器庫迅速更新,為患者贏得了更多的生存機會,生存質量持續提升,這讓我倍感激動。相信隨著第三代靶向藥應用于臨床,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突破5年、10年的‘門檻’活得更長、更好。”
奧希替尼在中國獲批后,為了提高藥物的可及性,阿斯利康第一時間攜手慈善機構及第三方機構,希望能夠為患者快速推出全方位的可及性方案。在奧希替尼上市的同一時間,阿斯利康支持中華慈善總會,同步啟動“泰然新生泰瑞沙慈善援助項目“,為符合項目條件的患者提供從檢測到藥品援助的全方位支持。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腫瘤業務部負責人梁怡表示:“患者至上是阿斯利康的核心價值觀,作為以創新為驅動的全球制藥企業,一方面,我們將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為患者帶來更多改善生命的藥物;另一方面,我們將極配合政府,慈善機構,以各種方式提高藥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創新的藥物惠及更多中國患者。過去十年里,易瑞沙 (吉非替尼)作為中國第一個肺癌靶向藥物,開創了肺癌靶向治療的先河,延長了大量肺癌患者的生命;今天,奧希替尼的上市,將進一步延續和提升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療方案,讓更多肺癌患者繼續獲得高質量的生存;未來,在各方的攜手下,我們一定能夠將肺癌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讓更多患者實現帶瘤生存。”
關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
肺癌已成為人因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死亡人數約占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超過因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直腸癌死亡人數總和。肺癌患者中,約25%-40%肺癌患者隨著病程發展會發生腦部轉移。占歐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0-15%和占亞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0-40%的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現有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特別敏感。該抑制劑通過阻斷驅動腫瘤細胞生長的細胞信號傳遞通路來抑制腫瘤。然而,腫瘤幾乎總會對藥物產生抗藥性,導致疾病進展。在接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約三分之二患者的耐藥由T790M次級突變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