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白細胞減少癥是惡性
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或化療后的嚴重并發癥之一。一直困擾著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方案的正常進行,嚴重影響了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時間。如何通過藥物有效治療來預防白細胞減少癥的發生,減輕自細胞減少的程度,縮短粒細胞缺乏癥的持續時間,加速白細胞數的恢復,從而減少合并感染和發熱的危險,使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正常進行,是目前惡性腫瘤治療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研究人員采用
健脾益腎顆粒口服預防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并與鯊肝醇進行療效觀察對照。
研究結果表明,健脾益腎顆粒用于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療效較為理想。預防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與鯊酐醇組對比有明顯優越性。
化療是惡性腫瘤的三大主要治療措施之一,可使許多敏感腫瘤,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
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絨毛膜上皮癌等獲得長期緩解或治愈。但抗腫瘤藥物缺乏特異選擇性,在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機體內的正常細胞也受到一定影響, 從而引起一系列毒副作用,如胃腸道出血、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影響了化療的正常進行。很多患者由于化療的毒副反應,特別是骨髓抑制而致 白細胞減少癥的出現,使化療不能順利完成,延誤了患者治療時機,影響了患者生存質量。祖國醫學認為“血者,水谷之精,生化于脾”;“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脾虛則血之生化無源。“腎主骨、生髓”;“腎藏精,血為精所化”;腎虛則髓海不得滿,血不能化。故本癥與脾、腎有關,治療上以健脾補腎為法。健脾顆粒組方中,西洋參、黃芪益氣健脾;補骨脂、黃精、女貞子填精補髓;雞血藤、阿膠補血。
現代醫學實驗研究認為,上述藥物均具有提升白細胞作用,部分藥物還有免疫調節作用。故用于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療效較為理想。健脾補腎顆粒具有價格低廉、使用簡便、效果肯定的優點,較適合我國國情,尤其適合經濟不發達地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