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來,越來越多老人患上骨質疏松,行動不便,令其家人十分擔心。究竟骨質疏松是因何引起的?癥狀如何?能徹底根治嗎?這是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問題,現在由百濟藥師詳細為您解答。
骨質疏松的癥狀主要有四種,分別是疼痛,身長縮短、駝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
1、疼痛:最常見原發性骨質疏松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很多,鈣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認的因素。降鈣素以及維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骨質疏松癥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實,人體的正常環境是弱堿性,即體液的PH值維持在7.35-7.45之間時,就是健康的。可是因為飲食、生活習慣、周圍環境、情緒等的影響,人的體液很多時候都會趨于酸性,尤其是在人體攝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時,出于本能,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身體就會動用體內的堿性物質來中和這些酸性物質。而體內含量最多的堿性物質就是鈣質,它們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進食酸性食物的時候,身體就會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鈣質來中和血液的酸堿性,以維持酸堿平衡。因此說,酸性體質是鈣質流失、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通過改善酸性體質的途徑,預防骨質疏松就顯得尤為重要。專家指出,食用堿性食品是防止體液酸化,保持人體弱堿性環境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防止鈣流失的最有效方法!老年人容易骨質疏松,有的人補了幾年鈣,還是骨質疏松,這就是酸性體質在作怪。酸性體質把人的 血鈣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鈣低了,骨頭里的鈣就會跑出來補充血鈣,結果又被酸性物質中和了,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酸性體質要想補鈣,必須先糾酸,改善酸性體質,補鈣才能成功。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防止骨質疏松要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大多數的蔬菜水果都屬于堿性食物,而大多數的肉類、谷物、糖、酒、魚蝦等類食物都屬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的攝入比例應遵守1:4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