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骨質疏松癥發病率越來越高,骨質疏松的危害性還在于多數人無明顯癥狀,而隨著年齡增長,骨鈣在不斷流失,一旦出現癥狀,骨鈣丟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療難以湊效,所以應高度重視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不要讓骨質疏松癥在人類廣泛流行和造成疾病災難。百濟藥師表示,骨質疏松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兒童和青春期是骨發育的關鍵時間期,應從兒童時期開始進食含鈣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蝦皮、低鹽和適量蛋白質、魚類、蘑菇、木耳,綠葉蔬菜等飲食,盡量擺脫“危險因子”,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后期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措施。加強骨質疏松的基礎研究,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營養:良好的營養對于骨質疏松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人,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青少年時期日攝人鈣量(元素鈣)為1,000-1, 200mg,成人為800一1, 000mg,絕經后婦女每日1, 000 -1, 500mg, 65歲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人量為1, 500mg/d。個體小和蛋白質進量較低的人群,鈣的攝人量可略低于上述量。碳酸鈣、氯化鈣、乳酸鈣以及葡萄糖酸鈣元素鈣的含量分別為40%,27%,13%和9%。如果鈣劑在進餐后服用,同時服用200ml液體,能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分次服用比一次服用效果好。胃酸缺乏者可服用構椽酸鈣,以利于吸收。維生素D的攝人量為400 - 800 IU/d。
運動: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如果有規則的運動,其骨量較之不進行規則運動者要高,各種運動中以負重運動為佳,能增加BMD,盡管其確切的機制尚不清楚。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為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運動宜適量。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減少老年人摔倒的幾率。鼓勵骨質疏松癥患者盡可能的多活動。
預防摔跤:應盡量減少骨質疏松癥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骸骨骨折以及科勒斯骨折。老年人摔跤的發生幾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指數增加。適量運動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對于預防老年人摔倒有一定幫助。對于容易引起摔跤的疾病及損傷應及時加以有效地治療。避免使用影響身體平衡的藥物。
藥物治療: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二麟酸鹽,這些藥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經驗治療發現緩釋氟化鈉以及低劑量的PTH能增加骨形成,可以阻止雌激素缺乏婦女的骨量丟失。前者還可以減少椎體骨折的發生率。研究證實這些藥物能改善BMD,對于性腺功能減退的骨質疏松癥男性給予肇酮治療能維持骨量。給予鈣和維生素D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百濟藥師溫馨提您:骨質疏松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如果您還想了更多關于骨質疏松的預防、治療、飲食、護理等的相關信息,可以拔打百濟新特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101-6868,百濟藥師將竭誠為您提供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