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國內外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痛風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該類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F就本屆ACR/ARHP年會上關于痛風研究的最新進展進行總結。
流行病學特征
近20余年來,痛風患病率不斷攀升
本屆ACR年會上報告了全美一項最大的衛生計劃(Health plans)。該計劃在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3月31日期間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痛風患病率達9.25例/1000人,平均患病年齡為(54.6±13.5)歲,其中82%為男性,普遍合并有高血壓(49%)和高脂血癥(41%)。
英國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在上世紀90年代,痛風患病率顯著升高,從1990年的1.19%增至1999年的1.4%。
除歐美國家外,亞洲國家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發病率亦有明顯增長。從1991年到2002年,日本男性青少年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從3.5%增至4.5% ,并且血尿酸水平升高與脂代謝紊亂、高血壓及肝功能異常顯著相關。
2003年我國南京市的調查結果顯示,高尿酸血癥患病率高達13.3%,與歐美地區的2%~18%持平,而痛風的患病率高達1.33%。
遺傳學研究進展
痛風易感基因染色體定位:染色體4q25 區
目前,對于原發性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多基因遺傳病這一觀點基本達成共識。Cheng等應用家系連鎖分析方法,對21個臺灣土著民族痛風家系、共91 例患者進行了痛風易感基因染色體定位研究,發現痛風的易感基因定位于染色體4q25 區。這是國際上首次應用全基因組掃描方法對痛風易感基因進行染色體定位。
治療進展
新痛風治療藥物療效更好,安全性,為痛風治療帶來可喜的前景。
1. 血尿酸水平越高,年發作率越高,每次發作的治療費用也越高。
痛風的生化基礎是高尿酸血癥,在患者急性發作控制后必須積極尋找引起高尿酸血癥的原因,并進行長期的降尿酸治療,目的是預防尿酸鹽進一步沉積所引起的關節及器官損害,并促進已沉積的尿酸鹽晶體溶解。預防痛風急性發作,目標是將血尿酸(sUA)降至<356 μmol/ L (<6.0 mg/dl)。
本屆ACR年會上報告了美國的一項臨床研究,該研究分析 2237例老年痛風患者血尿酸(sUA)水平與臨床轉歸及醫療費用的相關性;颊咂骄72.4歲。
在sUA水平<6.0 mg/dl、6.0~8.99 mg/dl和≥9 mg/dl的患者中,痛風每次發作的相關費用分別為195美元、486美元和790美元。
回歸分析顯示,患者sUA水平增高>6.0 mg/dl,平均每年痛風發作次數增加11.9%,痛風發作年發生率與患者sUA水平相關性比值比(OR)增高1.20。
因此,該研究表明,嚴格控制痛風患者sUA水平可顯著減少痛風發作的發生,并顯著降低相關的衛生保健費用。但必須強調的是,降尿酸治療是連續、長期的,甚至需終生接受治療。
2. 患者治療依從性需進一步提高。
全美一個最大的衛生計劃調查顯示,別嘌呤醇是最常用的痛風藥物,但患者依從性較差,不良反應多見。而且在一直接受別嘌呤醇治療的患者中,有一大部分患者并沒達到控制sUA的目標值(<6.0 mg/dl)。這提示仍需要改善目前痛風治療方案和痛風藥物的依從性。
3. Febuxostat治療對別嘌呤醇過敏的痛風患者
Febuxostat(TMX267)是一種新型非嘌呤類的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本屆年會上也報告了febuxostat用于治療對別嘌呤醇過敏痛風患者的臨床試驗,研究者觀察治療48個月的結果,并評估長期每天應用febuxostat的療效,這是目前關于febuxostat治療痛風時間最長的臨床試驗。
在116例患者中,男性占91%,白人占85%,平均年齡為53歲(23~78歲)。所有劑量組(febuxostat 40 mg/d、80 mg/d和120 mg/d)中,治療的第1年、第2年、第3年和第4年sUA<6.0 mg/dl的患者比例分別為78%、76%、84%和90%。治療2年和持續治療超過4年,需要治療的痛風發作發生率顯著降低。所有治療組中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腹瀉、胃腸道功能紊亂、頭痛、肝功能異常和高脂血癥。在這些病例中,febuxostat治療降低sUA和維持sUA<6.0 mg/dl的療效持續至48個月,痛風發作和痛風石減少也持續至48個月。
4. 重組黃曲霉菌尿酸酶——拉布立酶
尿酸酶(尿酸氧化酶)可將尿酸分解為尿囊素,從而有效地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人類缺乏尿酸酶,拉布立酶(rasburicase)是重組的黃曲霉菌尿酸酶,在美國已被批準用于癌癥兒童化療時的降尿酸治療。
本屆ACR年會首次報告拉布立酶治療10例伴痛風石、并對別嘌呤醇不能耐受(50%)或無效(50%)的痛風患者的安全性和療效研究。
大部分患者(80%)有輕度腎損害,肌酐清除率為(27.08±7.1)ml/min,40%患者有腎結石或尿酸性腎病;颊呙吭陆邮莒o脈注射拉布立酶(0.2 mg/kg)治療。在拉布立酶治療前,患者平均尿酸水平是(608.1±110.7)mol/L,在治療第6個月時,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維持在360 mol/L以下。研究結果顯示,拉布立酶在痛風的治療安全性好,而且患者的耐受性也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