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越來越多的人由于長時間保持用電腦的姿勢使得頸椎受到永久性的損害,導致了頸椎病的發生。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所謂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于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等都有著直接關系,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不良的睡眠體位 人的一生大約有1/3~1/4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于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因疲勞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勞損,并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調而波及椎管內組織,從而加速了頸椎的退變進程。所以在臨床上常可發現有不少病例的初發癥狀是在起床后出現的。
2.不當的工作姿勢 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于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除因長期低頭造成頸后部肌肉韌帶組織的勞損外,在屈頸狀態下,椎間盤的內壓也大大高于正常體位,甚至可超過一倍以上。此外,由于同樣的原因,某些頭頸常向一個方向轉動的職業,如手術室護士、交通警及教師等亦易引起頸部勞損。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 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此外某些民間的頭頸部練功法,例如當前流行的練功十八法等,對頸椎已有退變者不應提倡,否則不僅可加重頸椎的退行性變,甚至可發生意外,尤以脊髓已有受壓癥狀者,應避免增加頭頸部活動量及頻率的鍛煉活動,以延緩頸椎的退行性變化。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防止頸椎病的方法,歡迎向百濟藥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