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肝硬化是一種常見、慢性的、進行性、彌漫性肝病,多由一種或幾種致病因素 長期作用引起。注意肝硬化飲食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癥狀。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慢性的、進行性、彌漫性
肝病,多由一種或幾種致病因素 長期作用引起。如病毒性
肝炎、血吸蟲病、慢性心力衰竭、長期嗜酒或藥物、化學毒物等,均可導致肝硬化。注意肝硬化飲食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癥狀。
肝硬化飲食應忌酒:酒精除可直接損失肝臟外,亦可在代謝過程中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乙醛,所以肝硬化飲食應絕對忌酒。
肝硬化飲食應忌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可刺激胃腸道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從而導致機體出現胃腸道不適癥狀,對病情不利,所以肝硬化飲食應忌辣椒、麻椒、芥末、羊肉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肝硬化飲食應忌高蛋白質食物:肝硬化時肝臟代謝功能較差,易引起蛋白質不能及時、有效排除,從而可產生過多的氨,誘發
肝昏迷,所以肝硬化患者蛋白質攝入量應控制在,每天每公斤體重2-3.5克左右。
肝硬化飲食應忌食粗糙、堅硬食物:肝硬化時門靜脈高壓引起食道下端和胃底血管變粗、管壁變薄,粗糙、堅硬食物可能刺破或擦破血管而引起大出血,所以肝硬化忌食粗糙、堅硬食物。
肝硬化飲食應忌食高糖食物:肝硬化時肝細胞嚴重破壞,肝臟將單糖合成糖原貯存和轉化為脂肪的功能明顯降低,如此時食用大量的糖,宜并發肝性
糖尿病,從而加大了治療難度,所以肝硬化忌食高糖飲食。
肝硬化飲食應忌食高銅食物:肝硬化時肝臟功能較差,不能很好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如此時進食高銅食物,極易誘發肝腹水、黃疸等癥,所以肝硬化忌食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肝硬化飲食應注意營養攝入:
⒈飲食熱量的攝入。肝硬化患者每日總熱量不低于2000—2500千卡。
⒉脂肪的攝入。肝硬化的患者由于肝臟功能失調,膽汁合成及分泌減少,脂肪消化吸收多受影響,故患者特別是膽汁性肝硬化患者,不宜過分攝取脂肪。
⒊蛋白質的攝入。高蛋白飲食有利于細胞的修復,尤其適用于低蛋白血癥和腹水患者。血漿蛋白過低,會加重腹水的形成,所以每月每公斤體重可供給1.5-2克蛋白質,但肝硬化有肝昏迷時少用甚至不用蛋白質。
⒋維生素的攝入。肝硬化患者以每日供給碳水化合物300—400克為宜。
⒌水、無機鹽及微量元素的攝入。肝硬化腹水患者應采用低鹽飲食,嚴重時無鹽飲食,鈉攝入量每日應限制在400毫克左右,并注意補充鋅。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患者除了可以通過肝硬化飲食改善肝硬化癥狀外,還應注意日常運動。